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分析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语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语篇教学 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 一、引言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塑造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的转变局面。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故外语教学的重点不应停留在以往的词语与句子水平的语言能力训练上,而应在教学中注重语篇教学,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语言交际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管理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的能力(Holec 1981)。 二、语篇教学 哈里斯(Z.S.Harris 1963)指出:“语言并非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语篇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看,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语篇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语篇分析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语言材料的层次结构、文章所传递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三、语篇教学对英语精读教学的作用 1.语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指的就是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篇教学法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认为对语言材料的学习是“active interrogation of text”(对语篇的积极询问),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双向活动,是互动过程,因此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讲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助手、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2.语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什么是语言能力?Skehan(1995)认为:语言能力是把各种能力系统地调动起来以便用于实际交际活动的能力。这种意义上的“语言能力”,除了包含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知识外,还包含丰富的社会人际内容,如: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规则应用能力、文体风格应用能力、得体性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能力侧重语言的交际能力。所以,语言能力的提高,除了要有语言知识的积累外,还要有语篇能力。 长期以来,语篇意识的缺失制约着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往的重单词、句子、语法讲解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学生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语篇,总是找不到“拨云现日”的喜悦。在语篇分析中,要考虑语境(context)。语篇和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前者产生于后者,又是后者的组成部分。胡壮麟(1994)把语境分为三类:(1)上下文语境,指语篇内部的环境;(2)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3)文化语境,指作者的语言社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其中情景语境包括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指发生的事情,进行的社会活动和交流的内容。 语篇层次的结构分析,应从语篇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衔接”与“连贯”入手。王宗炎曾指出:“衔接是词汇语法方面的手段,连贯是采用这一手段的效果,有的学生看文章,总觉得抓不住重点,摸不出脉络,往往是由于忽略了衔接和连贯的重要环节的作用。”Halliday & Hasan认为:一组句子是否构成篇章的决定因素在于句子内或句子间的衔接关系。他们将衔接分为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语义衔接(lexical cohesion)。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是韩礼德的五大衔接手段: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omission)、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rence)。连贯则是篇章深层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而衔接是保证连贯的重要条件。学生通过对构成语篇分析主要内容的因素的关注和分析,深化了对篇章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能力。 3.语篇教学有助于提升师生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认识 语篇教学不再局限于对文章表层意义的理解,而是师生携手对其中深层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的挖掘。这样的学习,能够把有意义的内容与师生个人的意义结合起来,或者说让彼此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过程,会使双方思考许多问题,进而从更高的层次——生命层次体会我们的教学,体验我们的教学。 四、结语 语篇教学是语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语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给精读教学造成的弊端,有助于学生更宽泛、深入地把握原文,促进他们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对提高英语精读教学质量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rown,G.&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Univ. Press, 1983. [2]H.G.Widdowson.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杜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2002(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