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任务教学法的研究
> 三、课程总结
关于这一单元课程的设计及实施情况,笔者感触很深。在所教授的三个班级中,课堂任务完成情况迥然不同。这里主要说明第三次课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在2009级临床实验班(学生43人),该班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在他们辩论的过程中,可以感到课前准备相当充分,材料丰富,表达流畅自如,由于辩论过程中,学生用到了前两次课上学到的表达法,突出了语言的有用性,使得现场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辩论效果良好。同样的课堂设计,在2009级预防专业的班级里(学生43人),效果则不一样。这个班学生整体英语基础较弱,学习兴趣没有实验班浓厚,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多数学生虽然能完成,但运用英语的能力有限,问题阐述不清楚,讨论进行得不是十分顺利。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该班后来的课堂任务设置中,就倾向于内容浅显,相对来说有利于学生完成的任务。而2009级精神专业的班级(学生96人),情况更加特殊。该班人数偏多——96人,由精神一班和二班组成。一班学生入学成绩较高,基础普遍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学习积极性也较高;而二班很多学生入学成绩低,英语底子比较薄,语言知识还不系统,甚至连语法和语音还没有过关。这两个基础相差较大的班级一起上课,授课中有些费力。在第一单元第三次课的辩论中,弊端显露出来,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性,但辩论效果不好,一是辩论过程中始终是一班学生占主导地位,其次学生人数太多,旁听的学生听不清楚辩论的全部内容,不能始终抓住学生注意力。所以以任务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里可操作性不大。针对这个班的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向全部汇报讨论情况。
关于这种课堂教学的形式,还是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反馈,“没想到英语课还可以这样上”,让他们很兴奋。学生拥有热情,就会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就好。因为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消极态度(包括缺少动机或自信和学习热情)被认为是一种滤器,阻碍学习者对输入信息的运用,从而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不断追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
四、改进措施
意识到“任务整合法”在各班实施效果的差异和存在的利弊,在后来的教学中,更注意任务设置的合理性,但是让学生“有事可做”的理念不变。这正符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学生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区学习,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他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为例,同一篇课文,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分别布置了不同的任务。实验班,给学生布置短剧表演《相亲》,全部由学生自己设计,表演;预防班表演短剧《面试》;而给精神专业的学生留了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大家分组讨论,最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说明讨论的结果。实验班的表演可谓相当精彩,学生短剧设计的情节丰富,趣味性强,主题是一个男青年分别与性格迥异的女青年相亲,这个情节设计凸显了主题,与课文主题“第一印象”刚好吻合。表演中还特意设计了本课提到的肢体语言,反响很好。预防班的学生,准备得也很不错。他们设计了两个来自不同高校的毕业生,通过彼此的语言、行为等进行对比,最后以其中一人被录取而得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过,由于观看的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有个别地方学生听不懂,有时无法产生共鸣。在精神专业班级的讨论中,学生表达清晰流畅,但还是有些遗憾,因为相比讨论而言,学生会更喜欢在课堂上增加短剧表演等形式的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三个班积极的课堂表现可知,虽然学习外语离不开记忆与背诵要求,但更应该努力促使学生主观上对学习外语产生想学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感情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语言教学的目标是从总体上提高语言能力。”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即使用外语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是要向这个目标无限接近。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注入式、填鸭式等为主的教学手段,而应当重视及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把提高外语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使大学英语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施行)[Z].2004.
[2]郑树棠,周国强.新视野英语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Harlow:Longman,1985.
[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69页.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91页.
[6]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