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课程改革的发展阶段来入手,提出了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并指出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本文还提出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基本元素及其内在关系结构,介绍了提高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几个原则,即体现人文性、突出目标性、遵循可行性、提倡多样化、凸显开放性、力求启发的互动性、倡导表扬的互动性,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一、前言
传统教学论的经典之作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但对解放后我国教育界影响最大的,则是 20 世纪 50 年代出版的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教科书。可以说,这本教科书是赫尔巴特理论的简单化和操作化的产物,也是俄罗斯文化和 20 世纪中叶苏联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其中关于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和课堂教学中心的“三中心论”,教学过程由“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组成的“五环节说”,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论”的基本哲学立场,教学中要贯彻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直观性、系统性、连贯性、巩固性和可接受性等“六大原则”,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九大教学方法”等,当时几乎做到每个教师皆知。而且,通过学校中教师“老”带“新”、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流传至今。它之所以在实践中能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操作性强,以教师为中心。其后果之一也正是强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中心角色和简单的操作需要,封杀了教师在理论和创造意义上探索教学工作的需求。
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主义教学观,开了现代教学论的先河。
约从上世纪 90 年代下半叶起,随着国内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内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又掀起了一次高潮,他们反对以记忆、强化为中心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关注认知、智力因素的学习理论,主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学生向学习文本批判、质疑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在具体情境中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实现和发展过程;他们反对严格控制式的师生关系和模式化的教学过程观,提倡师生平等式的对话,并主张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实践与对话动态推进教学过程。其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则作为了重要的教学手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Chalk and Talk”的局面后,不少教师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教学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
二、首先,认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基本元素及其内在关系结构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三个基本元素,这可以说已经是不争的共识。可能,一些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将部分或全部代替教师的作用,完全改变课堂教学形态的论者会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我依然认为教学技术再发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质性并不会变,变的可能只是其存在的形态,教师可以把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设计,用自制课件的方式先制作好,或者采用他人制作的课件,但这些课件扮演的角色依然是教师;何况,就是有课件,依然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如果课件只被学生独立学习采用,不需要任何老师介入,那么,此时学生在进行的是学习活动,而不是课堂教学。
叶澜老师曾在“教育”的范围内(教学内含其中)提出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和三个基本要素关系的“主客体复合性”的观点。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该以“人”与“人”之间在实践中的交往,即主体间性的模式来认识,提出了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特殊交往活动的观点。要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 -“ 人”关系,就要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有机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各作一方来处理;就要把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