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英语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论中小学英语听力理解学习策略及其作用和训练

论中小学英语听力理解学习策略及其作用和训练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目前中小学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分析其成因,从对策角度提出一些能够解决问和克服困难的听力学习策略,并据此对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期学习策略能够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发挥有效地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听力理解 学习策略 作用 训练

  一、听力理解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是指有目的地运用储存在大脑里的原有信息对耳朵接收的新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听力理解是一个独立的技能,是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的复杂过程。影响听力的因素很多,大致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量、篇章知识。非语言因素包括听力技能、知识面即信息量、背景知识、心理因素。 
  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W .M .Rivers) 和坦珀利(M. S. Temperly) 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位居听、说、读、写各语言活动之首。尤其是21世纪后,世界各地区国家交流的加深,口头语言的使用频率急剧增加,因此听力理解能力更是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相对而言,对中国学生来说,听的技能比说的技能更为重要,应为能出国深造或者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我们每个人区都有机会通过听英语来获得各种信息。另外,听也是获取新语言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练习听力有双重功能: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吸取新的语言知识,听力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的两种并行的困境就是学习者所掌握的英语基本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传统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偏差 
  传统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入,但重点只集中于单词和语法的教学上,一方面忽视了对语音的教学,这造成了学生语音识别的模糊性或者说是不准确性,从而不能快速准确的与听力材料的语音发生重合,识别材料中的关键词。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对英语文化的输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的听力材料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因此对英语文化了解的面越广,深度越深,就越能对听力材料做出更准确更全面的宏观把握,这对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具有重大意义。 
  2、学习者内因的消极影响 
  学生本身可能受到自身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很多学生对听力的认识不全面不到位,甚至是在做法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听不懂就放弃,听不懂反复听,先看录音原文再听录音,一边听一边读,听力时不专心等等。在情感方面,由于在听力方面成绩不好,练习的效果不佳,于是丧失信心,对听力产生的恐惧感和焦虑感,这又影响听力理解的训练效果和能力提升。 
  二、听力理解学习策略 
  20 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听力理解过程的本质有了新的了解。根据认知心理语言学家Anderson (1985)的理论,听力理解过程可分为感知、解析和运用三个互相依存的阶段:在感知阶段,声音被转变成词语表征;在分析阶段,词语表征被转变成意义表征;在运用阶段,理解者将信息的意义加以运用。O’Malley ,Chamot & Kupper (1989)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做的“有声思维”研究证实,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大脑活动过程与Anderson 描述的理解过程相一致,即也由感知、分析和运用三个阶段构成。由此可见,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策略的运用对信息的筛选、处理、记忆、储存和提取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概念在文献中还没有一致的说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定义。笔者尝试着把“语言学习策略”界定为学习者所持有的一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思想、信念、认识及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行为。前者为内隐的心理活动,后者则是显性的可视行为。而作为语言学习策略的一部分,听力理解策略研究是以语言学习策略为理论框架的。听力策略可以被理解成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听音所具有的思想和行为。本文以O’Malley& Chamot (1990) 的框架为蓝本,应用Oxford (1990) 和文秋芳(1995) 的部分策略,结合听力理解过程的特点,总结归纳出一套听力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 情感策略三大策略。鉴于听力学习策略种类繁多,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笔者本着“以培养学生的独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