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英语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团学学生干部管理中的运用

浅析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团学学生干部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王玲艳| 打印 | 关闭 ]
  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 
  双因素激励理论又叫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普遍认为满意的反面就是不满意,赫茨伯格经过调查分析,他认为满意的反面不一定是不满意,也就是满意与不满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不具备激励人的功能,但却带有预防性、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一般指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一般是指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 
  在企事业单位中双因素理论得到广泛的运用,首先得建立保健因素,使职工不产生不满情绪。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由于团学组织和企事业共同之处都是在于对人的管理,在于对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调配,因此双因素理沦同样可运用在高校团学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中。如团学主席团-部长-干事这一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就是保健因素,如果不加入相应的激励因素就有可会出现上述三种现象。 
  3.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团学学生干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3.1保健因素维度。一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氛围。建立"团学大家庭"的管理理念,以"情"感人,以"情"管人。以情感作为纽带的基础上,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及领导、老师对他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只有在被尊重的前提下,才能使他们工作有积极性和主创性。二是建立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考评中以"理"服人,以"制度"管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公平感是产生消极怠工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团学工作指导老师,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为学生干部的奖惩和评优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则可以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心理导向。三是引导学生完善学业和职业规划体制。团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团学成员发展的基础上的。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以其自身的职业发展需求作为其自我激励的内驱力,促使其产生持久性的工作热情。 
  3.2激励因素维度。首先在管理中要适度授权,充分肯定学生干部的能力。被授权的学生干部更能激发起工作激情,使学生工作更有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干部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其次加强工作内激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成就感的需求、渴望是人与生俱来的,要充分激发学生工作激情,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干部成就感的满足。学生干部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付出,证实自己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最后实行目标激励。作为高校团学学生管理者,要科学设置学生的工作目标,使得目标对每个学生干部都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干部在达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主创性,实行自我控制,并独立自主地完成目标。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