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浸润
py at Children’SDay.So let’S Sing a song“Children’S Day”(用歌曲完美结束第一位同学的Topic表演)
Step 2:继续猜,猜出节日,猜出活动猜出知识点。
设计意图:从自己自主讨论“holidays”并猜一猜入手,整堂课显得轻松交流,自然而有趣。又能猜谜、又能唱歌、还能看精美的课件,使得难点、重点既经营活动得“重”了,也学的不“难”了。
实录:
T:JL1St nOW we ta1ked ab0utholidays.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What’S the festival?
When’S…?
What do people USUa~ly do at…?
Did you….Last…?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某个提示,激发同学们踊跃举手猜节日、说节口的兴趣。一个日期、一段话也许是一个图片、一首歌,都是这个节日的代表。放手大胆地让学生用Part c的句型来问与答,无所谓错误,重在参与,重在吸收,重在呈现。
Step 3:总结“Holidays”,开放又归纳,导入课文,遥相呼应。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预设,同学们对“ho1idayS”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课件上的方格框的归纳提示,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各自最喜欢的节日,并填写表格,这也是自学策略的一一部分。
进行归纳讨论后,再总结一一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讲述哪些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宣传一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激发下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
本案例围绕学生喜爱的“节日”这一话 题展开教学,无论是生动的课件,还是大胆 的提问和自如的表演,都以“猜”节日为主 线,从始自终在课堂中渗透了浓浓的中西方文化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快乐。针对文化意识“润物细无声”的原则,老师做 到了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认真渗透,事半功倍。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Holiday”就是中西方文化的最佳碰撞。本课例“holidays"就是小学六年来所有学过的节日的汇总,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在备课中认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及时添加背景知识,比如学生喜爱的节日时必备的音乐、中外影视名人或者体育明星过某个节日时的图片,为节日特制的西方文学艺术和幽默故事……在反映世界各国节日文化的同时,还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充满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着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目的,在交换信息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参与,大胆实践,以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创设氛围,激活兴趣,促进思维。
中国人学英语不可能具有学习母语那样的环境,而情景是学习英语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前播放一些耳熟能详的英文节日歌曲;英语角上可以粘贴学生在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各国 "Holidays”的介绍等。又如本课例中贯穿整堂课的“猜一猜”,既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还积极地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兴趣还给了学生,把成功还给了学生。总之教师应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在校内课外拓宽学习视野,多渠道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主动构建知识,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活动多样,积极输入,开放研究。
教师可利用Daily Report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有效的导入文化内容的渠道,比如设计一些专栏节目“我最感兴趣的外国节日”,组织学生在课内外广泛搜集信息,整理成口头英语报告,在值日生报告活动时间口头呈现给同学。在这堂课上就是要表演老师在课前就布置的“我最喜欢的节日”,既是一个尊重学生、开放式的任务又是一个值得学生去认真体验、征服的作业。
课内外我们还应该倡导学生进行二人、四人或更大型的小组活动,针对一个老师精细挑选的文化标题,列出开放式提纲,比如这篇课例中的表格设计,让学生在课内大胆讨论,到课外资源共享。这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群体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