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英语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摘要: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研究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对我们英语教学意义更加重大。我们应把英语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抓住主体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 跨文化意识 培养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不然将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可见,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同样,文化学习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学习之外,二者同步学习是掌握语言的捷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觉得不但要做一个语言的教学者,还要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笔者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谈谈几点看法。
  一、交际上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我们学习英语设置了障碍,给交流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下面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举一些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上对学英语造成的影响。
  1.在称呼语表达方面的不同:不管是在宴会,在大会上,还是其他各种公共场合,一旦中国人发言,他们一般是先称呼在座的领导: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种称呼用得很自然。但是,在讲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找不到对等词,他们一般称呼某一个身居要职的人士。Mr. President; Mr.Chairman等等。所以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应该经常在课堂上将自己平日积累的相关经验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有现实感。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中西方人都习惯于称呼对方的姓名,有时为了表示关系的密切,有的还直呼其名,或是绰号、昵称。但若是不注意,有的人也会把外国的姓、名混淆,甚至像汉语习惯那样称呼,这一点得给学生讲明。在初一教材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当问及How old are you?时,回答:Ah, it's a secret;这是不能随便问人家年龄的,而在中国文化中,问及年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时在未婚女子面前,也要避讳问其年龄,若要问,最好用“请问芳龄多少?”。
  2.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初学英语的学生在打招呼时,有的会用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说出这样的句子“Good morning, teacher Ma.”而确切的说法应该是“Good morning, Miss Ma.”。又如English name,关于Ms这个单词以前经常用到的是Mrs,Miss;而Ms既可表示未婚女性,也可表示已婚女性(即对不明婚姻状况女性的称呼)。
  3.西方人问候的内容往往是谈身体、谈天气,而不象中国人所问的:“你吃饭了吗?”,“你要到哪里去?”,“你在做什么?”。在双方进行交谈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年龄、收入、职业等进行询问,从而表示对别人的关心。而英美人则不然,他们视个人的行动去向,年龄、婚恋、经济情况、宗教信仰等为个人的隐私,在西方国家不可随便问女士的年龄及别人的薪水多少,面对此问题,他们不仅不愿意向别人透露,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4.打电话在西方是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用英语打电话时第一个字应说Hello,只说一声即可,不象汉语中的“喂,喂”好几声。接着报出自家的电话号码或自报姓名。找某人接电话时,不要说I want to speak to sb.或I'm looking for sb.而要说May /Can I speak to sb,please?/May I have a word with sb?/I'd like to speak to sb.等,若对方拨错了电话号码,你应该说:No/Sorry,you 've got the wrong number.电话占线了你应该说:The line is busy /Line busy.线路不好时常用:The line is bad (not good.).
  二、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中国有着二、三千年的封建统治历史,封建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