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英语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形成性评价下的韩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

形成性评价下的韩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马晓阳[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大学韩语教育是以培养高级韩语人才为目标的,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听、说、读、写、译等五项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笔者以本校韩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针对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难易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难易度排序为说、听、写、译、读,这与张光军教授的排序结果一致,[1]学生普遍认为听力学习比较困难。究其原因,多种因素制约着学生韩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一、韩语听力教学和评价中的问题分析(一)韩语听力课程的设置情况一些高校韩语专业的听力课程虽然是专业必修课,但在总的专业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小。以我校韩语专业为例,受限于专业培养计划、学分整体要求以及学生对高年级综合应用课程的开课诉求,听力课程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将口语和听力合并为视听说课程)开设,每周2 课时,共计90 分钟。课时少、学分低、无硬性作业要求等因素导致学生对听力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影响韩语听力学习的因素1.语言因素首先,韩语作为表音文字,音节和辅音韵尾众多、音变规律复杂等特点使得初学者语音分辨能力较低。其次,韩语词汇构成方式多样,如果词汇储备量不足会影响听力理解的准确性。第三,韩语作为黏着语,其语法体系中有着大量的助词和词尾,在快速的语流中判断众多的语法形态不是一件易事。[2]第四,韩语是谓语后置型句式,谓语出现时间较晚,学生需要培养将前面听到的语言信息临时储存的思维习惯,才能判断意思。最后,韩语语速很快。2.非语言因素一是缺乏韩国文化背景知识。单纯地通过辩音听素材中的词汇、语法等信息,无法准确理解素材的真正含义。二是受母语的语言思维模式干扰。汉语的句型、语序、修辞等语言思维会干扰听力反应速度。三是对听力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往往更重视课时多、学分高的精读课程。四是学生没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全依靠每周90 分钟的课堂讲解和练习,根本无法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三)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模式1.传统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韩语听力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按照“教师放音—学生做题—核对答案—教师讲解”的流程向学生灌输听力材料,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虽然听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但参与性受到禁锢。2.传统评价模式单一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有待重新构建。以我校为例,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为主、辅以形成性评价的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即期末成绩占70%,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由出勤、阶段测试、课堂提问构成,其中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