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宋艳[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创造性就无法得到发展,浪费了学生的精神活力和创造力。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首先要求的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多元课程观,这既是教师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智能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作为根本目的,为多元智能而教,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开发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计算机公共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除了讲到有关计算机硬件内容以外,还涉及到其他知识点,如网络、通信、Word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电子邮件软件、小型软件开发等等,综合了基础理论课、实践课的特点。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内容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由于学生的智能特征各不相同,应尽可能多层次提供适应性的学习内容,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将多元智能与课程教学统整起来。 2.根据课程重点、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的系统性来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计划   在计算机公共课中要涉及到计算机的硬件,如键盘、鼠标等,这些知识可以通过玩一些小游戏如纸牌、打字母游戏练习。这样学生既不会出现上课发困的现象也同时练习了鼠标键盘的使用。对于其他的电脑硬件部分,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装机方案,了解计算机硬件直接的关系,掌握计算机工作的原理以及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在讲到有关应用软件章节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的能力,比如言语沟通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侧重Word、WPS的编辑排版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人对机、人对人的对话;视觉空间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可以侧重于灵活运用Photoshop、premier、3DMAX等软件进行制图作画;自我认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指导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进行个性化学习,获得学习自主权;人际沟通智能好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在网络环境下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   3.创建有利于学生智能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让他们做得更好。计算机公共课是集知识性、操作性、创新性、交互性为一体的学科,评价应该是多元性的。首先,评价内容应该是多元的,对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表现不是用一个单一的分数来评价,二是涉及该课程领域的内容和技巧,其次,评价的角度或主体是多元的,即自评、他评和师评。作品的自我评价特别有助于学生自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