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人本教育原则
教育应以人为本,即教育应以对人的深刻理解和研究为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和人性关怀。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内在潜能,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专横粗暴,而要区别情况,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理解人,同时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承认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性、真理性、价值性,从而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大学生对宗教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信仰宗教不过是解决当前困苦的一种实用主义心态。有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接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相信宗教的“宿命说”,消解了自身应有的应世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针对学生信仰宗教的起因和结果的差异,教育者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宗教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的思考和辨别能力,教育学生以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宗教这种社会文化现象,除去宗教被赋予的政治色彩,深化对宗教的规律性认识,承认宗教功能的多样性,深入广大信教者关注的具体问题,有步骤、有计划地化解学生在信仰宗教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因素。同时要求教育者全面分析学生个体的特点,从学生自身的情况出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信仰,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社团,开展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从深层次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创造更好的个体价值实现平台,协助学生找到自我表现的途径,发现现实世界的美好,使他们不至于向幻想中的神灵寻求解脱。
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方法
1.集体教育法
马卡连柯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5]集体生活对人的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的创造力和才能的发挥离不开集体的作用,我们不能脱离个人成长的环境孤立地进行教育。个人对个人的影响是有限的因素,作为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统一的和有影响的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体、感化个体、约束个体言行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事物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在人际交往中他们要求平等相处,在学校里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也希望在班级、同学中被接纳,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和信任。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时候给予每一个学生合理的期望与关爱,在班级中创造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氛围,制定相应纪律、规章规范约束信教学生的行为,让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成为主流思想,推动信教学生的思想向拥有主流价值信仰的同学靠拢,以集体的力量教育学生。
2.发现教育法
发现教育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教育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教育过程类似于探求知识的过程。在对大学生进行宗教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大力培养学生从发现中学习的方法,善于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获得。大学生的思维尚未形成定势,有很大的转变余地。施教者可把不同宗教观点的材料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头脑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产生差异,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就是问题,问题的产生就推动学生主动比较、学习、借鉴不同宗教观点的内核,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宗教问题和摆脱宗教迷惑的能力,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自觉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影响。
3.示范作用法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和行为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将国家宗教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点重复讲授一百遍,如果不以身作则其教育必将失败。教师作为施教者,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传授者,严格来说是不能信仰宗教的,教师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培养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让学生从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上去判断宗教的利与弊。大学生虽然属于成年群体,但仍然具有不成熟性,学生阶段,由于他们的心理方面不够成熟稳定,因而既缺乏对自己行为得与失的判断力和预见能力,又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行为示范将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本,也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4.情感教育法
情感在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受教者能否接受施教者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引导,认知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过程,而人的情感能促进或阻碍认知过程。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灌输,也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或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教育才真正发挥作用。学生从“无神”向“有神”的思想转化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如果缺乏情感融化,受教者容易产生“抗药性”,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平等亲和的教学氛围,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学生内心深处对宗教的看法,设身处地思考学生宗教信仰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和途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宗教情感,使学生在学校和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攻破其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