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与措施
摘 要: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然要求。为适应现代工程发展的需要,我国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领导要重视,支持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工程伦理教育,采用多种形式拓展工程伦理教育的空间,并有计划地培养教师,整合教师资源。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高等工程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工程伦理教育成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工程教育提出的一项新课题。工科院校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1.重视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许多负面效应以后,特别注重强调各类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影响,日益重视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道德,提出从业者必须受到相关的教育。20世纪80 年代,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便明确要求:凡欲通过鉴定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内容。20世纪90 年代,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分别发表了有关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提出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呼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从世界范围看,法国、德国、英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各种工程专业组织都有专门的伦理规范,这些规范一致认为,认同、接受、履行工程专业的伦理规范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提出了“欧洲工程师”(Eur-Eng)及其注册标准,对欧洲工程师的形成过程和质量要求作了规定,特别强调:务必理解工程专业,并理解作为注册工程师对其同行、雇主或顾客、社区和环境应负的责任。与此相呼应,各国工科院校都已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积极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可见,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共同发展的趋势,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与国际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方向和趋势接轨的需要。
2.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趋于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科技化。同时,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的工程项目频频开工,许多建好的工程正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类造福。但是,工程建设活动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工业领域中的环境污染,建筑行业中的“豆腐渣”工程,食品、药品制造加工业中的伪劣产品,煤矿生产、交通工程中的安全事故等,这些负面影响直接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工程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等因素,对传统的工程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新的工程伦理问题,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必须认真应对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要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要求,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实践中不仅需要精通技术,还要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
3.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国家培养深谙工程技术并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急剧增加的需求,我国工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工科大学生普遍只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积累,轻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他们信奉凭技术立足的实用主义,认为工程师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有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至于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公众生活的重大影响、对社会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伦理道德问题则不会主动去思考,更不会主动形成工程伦理道德意识,自然也不会自觉养成工程伦理道德行为。因此,工科大学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程师,必须补上工程伦理这一课,工科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刻不容缓。
二、我国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或课程,是从西方引进的。我国工科院校虽逐步认识到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工程伦理教育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第一,在教育观念上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在我国,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评价和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往往只集中在工程技能方面。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大多数工科院校培养工程师的教育目标受到了影响,在工程教育中不够重视工程师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工程伦理精神的培养,这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大量需要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要求极不适应。
第二,工程伦理教育模式不够成熟和完善。首先,工程伦理教育内容有偏差。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使他们明确工程伦理规范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而目前我国工科大学生接受的多是用职业道德教育或伦理教育代替工程伦理教育,这使得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只知道一般的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并不能帮助他们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工程伦理问题。其次,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与实践需求仍有差距。由于工程伦理教育的欠缺,我国部分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中虽涉及一些工程伦理内容,但并没有注重把伦理问题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毕业设计、生产实践等环节中,更缺乏在参与具体工程项目中对工程伦理应用的体验,这使得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没有亲身实践的体验,既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不会对工程伦理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