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优势互补
论文摘要:注重综合育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实现优势互补,就必须明晰教育主体的各自优势,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专职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兼职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力量;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与研究生会以及班级、学生社团等则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形式。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兼职队伍;主体性
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些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呈现教育合力,就必须在明晰各类教育主体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力量的有机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包括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也包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机构;既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工作队伍,也包含相应的兼职工作队伍;此外,还要彰显大学生党员干部以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与研究生会以及班级、社团为依托,实现自我教育。
一、专职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工作队伍,由学校党政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等组成,他们活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
1.领导队伍: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和共青团干部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长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学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具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第一,政治优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了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能够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与法规。第二,组织优势。他们在学校的不同部门和基层组织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尤为熟悉,能在明确职责、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切实实现教育目标。第三,职业优势。他们政治信仰坚定、精神状态良好、职业理想崇高、思想作风严谨、意志品质坚韧,并具备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如调查研究、组织协调、思想宣传等。第四,专业优势。他们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相关学科涉猎广泛、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具备思想预测决策的能力、矛盾协调化解的能力、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现代技术运用的能力。
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四个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学习生活、择业交友都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共青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第一,坚持育人宗旨,在工作实践中经常性地开展各类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强化了共青团干部的教育优势。第二,始终坚持把服务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和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突出共青团干部的服务优势。第三,负有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职责,彰显了共青团干部的管理优势。
当然,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置身学校领导者的地位,主要侧重于宏观层次上的教育管理,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层面,更多的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一般不直接面对教育对象。这就需要发挥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呈现教育合力。
2.依靠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以及高等学校的各门课程实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为此,就要充分发挥讲授这些课程的各类教师作为依靠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优势。第一,理论优势。他们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第二,课堂教育主渠道优势。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在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与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文化活动等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可以在理论课的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讲解。第三,考查考核优势。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在教学中严格落实要求重点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进行考查,合理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中的价值判断有机结合。第四,岗位交流优势。推动学生工作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双向互动,具体而言就是鼓励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熟悉学生思想实际;选拔优秀学生工作者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提高理论水准;新任教师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这样就实现了两种工作岗位、不同角色的交流互动。
作为专业学科,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更能激发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极大的学习热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塑造更为直接、深刻、长远,也更体现了这些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一,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能够坚持用各学科体现的马克思主义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在其各门课程教学中,既坚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各种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又大力抵制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的影响,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观点贯穿于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大学生自觉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第三,教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通过理论创新,就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学生身边发生的校内外焦点问题,有的放矢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往往能起到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不能比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