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优势互补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近年来,高校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育实践,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确定相应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心理健康的专门咨询机构得以建立健全,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现完整配备。大学生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活动积极开展。各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队伍,致力于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体现了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优势。第一,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此为骨干,将这类教师纳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序列。第二,根据学生心理状况的实际特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在教学、管理和服务“全过程”育人环节中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第三,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业务培训,使其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高度重视并发挥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活动,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就他们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惑给予帮助,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其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学业。
三、学生党团等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形式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既要充分发挥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内在自觉与自律意识的培养,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不仅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各类主体的教育引导力度,更要激发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主体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必须将作用于大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发挥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实现个体自我教育功能,又要依托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与研究生会以及班级、社团等集体自我教育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其中,大学生党员干部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1.学生党团组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把培养教育贯穿于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为此,就要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生自我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按照党章的要求使学生党员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切实成为先锋模范,在关键时刻与重大活动中能够切实成为骨干和带头人。同时,学生团组织及其学生干部也要把注重实现其在教育、团结、联系大学生等方面的职能与优势,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日常教育活动,努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要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在思想教育、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开展文化活动、解决学生困难等方面发挥其作用。
2.学生会、研究生会: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桥梁纽带
在我国,学生会、研究生会就其性质而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实践中,学生会、研究生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的具体指导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特点,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活动,进行生动有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把广大青年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敢于创造、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在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基本纲领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为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倡导创业、创新和创造的“三创”精神,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维护广大学生的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班级、社团:大学生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
班级作为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更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组织载体。正如有学者指出,班级一方面是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是教育的巨大力量。这是因为,班集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体现出一种教育力量,能够向班级成员提出具体教育要求,指出个人及集体努力目标,同时通过班集体的具体活动、纪律、荣誉以及舆论等因素提高班级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自我教育的功能。正因为如此,班级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主题班会活动,来发挥班集体的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
此外,大学生社团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的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与动员方式,是对以班级为主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补充。对于高校而言,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着力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积极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同时,结合学生社团的新趋势,要高度重视在新型大学生组织如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中开展日常教育活动,在加强管理的过程中,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日常管理、实现自我教育,彰显教育的有效性。
四、总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战略主题,切实掌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专职教师队伍与兼职教师队伍相结合,主动服务学生与学生自我服务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即时应对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类教育主体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