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试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

试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

[作者:陈耀辉 游金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二)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明新事物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潜质的人才。其基本特征为: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思维方法、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在工作和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没有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一句空话。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领先地位,普遍加大了在全世界搜寻、吸引、利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力度,由此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才缺乏的状况更加严重。资料表明,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7万名科技专业人才直接定居美国,16.8万科技人才通过H-1B临时签证前往美国工作,18.3万外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就读,世界科技移民的40%以上最终进入美国。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人才争夺中的处境极为不利,大量在本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我国为例,在1978~2003年间出国留学的70.02万人中,回归率不到30%。大批优秀人才为美国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看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成了全球争夺的焦点。因此,我国要在2020年跨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必须大力培养、留住和吸引创新型人才,从而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
  (三)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多层次的,包括科技(原始)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我国应加快相应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即科技创新型人才,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为主的创新型领军、尖子人才的培养。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尖子人才极为匮乏。大学除了作为创新行为主体之一,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外,还是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才的摇篮。
  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方面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高校从培养知识服务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变的必要措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由此,在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论知识教育与科学实践教育相结合、外在科学教育与自我提高科学修养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质疑能力以及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同时要培养他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高校应构建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的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教育体系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出高素质的创新型建设人才,使他们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
  总之,实现我国2020年跨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奋斗,特别是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更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走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子,培养大批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姚裕群,唐代盛.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J].东岳论坛,2007,28(2):41-44.
  [2]赵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J]. 求实,2009(2):32-33.
  [3]成思危.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J]. 中国软科学,2009(12):1-14.
  [4]徐冠华.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6(10):1-14.
  [5]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2007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J].科协论坛,2008(12):20.
  [6]何薇,张超,高宏斌.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J].科普研究,2008,3(17):8-37.
  [7]李大胜,江青艳,库夭梅.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5):60-62.
  [8]罗尧成,膝跃民.校企互动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65-68.
  [9]邓楠.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J].求是杂志,2006(2):10-12.
  [10]任初明,赵立莹.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7(17):29-31.
  [11]陈耀辉.医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探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23(6):635-639.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