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入合作方式探析与实践
2.应急型校企合作方式既能给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又能给毕业班学生完成毕业综合实践创造良机
企业的成功之道是诚信。当外向型企业向客商兑现接洽时的承诺面临困难时,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职院校更应突显服务的职能,急企业之所急,主动为企业分担新产品研发的任务。具体实施时,以熟悉相关门类产品的专业教师为核心,毕业班学生参与其中,共同承接某一产品的研发任务。或者以企业设计师为项目经理,参与的教师与学生作为项目组成员,服从统一指挥与调配。实践表明,校企协同,很好地解决企业设计人员短缺问题。同时,也为毕业班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教学任务,争取了极好的锻炼与提高的机会。因为每年的广交会一结束,企业就面临研发任务的压力,此时恰好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实践的时间。
毕业综合实践的重要内容是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一是教师出题难,没有实用性的好课题;二是学生写论文难,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每年将应急型校企合作与毕业综合实践实行有效的衔接,师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工作,既能为企业解决开发人员短缺的燃眉之急,又能解决毕业设计出题难及课题无内容的问题,还能顺利解决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使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同步进行,这样的校企合作能够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高职院校抓住企业研发人员紧张的时刻深入企业,参与研发工作,并能按企业的研发进度,完成预定的设计任务,产品经送样一旦得到客商认可,院校的开发能力才能被企业所肯定,并由此获得企业的信赖,校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真正建立。当客户样件确认后紧接的工作就产品小试、中试,直至投入批量生产。由于高职院校师生参与研发,试制全部过程,各工序的技术与质量都全面了解和掌握,当企业建成新的生产线时很显然会录取一部分毕业生作为企业新生的技术力量。因此,应急型校企合作能较好地促成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使院校学生就业难、企业找员工难问题得以完美解决。实现学生、企业、院校都满意的良好局面,也正是产学研深入合作的具体体现。
三、优势型校企合作方式
1.优势型校企合作方式的背景
优势型校企合作是指校企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强项,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研发工作。
产品创新推动企业发展,高科技含量产品需高投入高风险也有高回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总希望避开低端竞争,抢占优势明显、利润丰厚的高新产品。但开发前期工作往往比较困难,需要做一系列的技术研究与测试验证工作。开展项目前期的研究工作,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普遍都不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与测试条件,相关工作主要通过协作单位来完成。
2.优势型校企合作是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捷径,又是高职院校提升和检阅科研实力的机遇
高职院校与企业各有自身的优势与强项。校企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人才与资源优势做好项目前期的研究工作;企业发挥制造技术专业的强项实施项目后期试样,分工协同作战,项目就能做得很成功。
高职院校擅长项目前期的技术性的研究、论证、分析、测试等一系工作,诸如:沙滩车铝合金车轮轮架结构件设计要满足强度要求,需要安全性研究与技术测试。又如:中、大型复杂模具制造,为规避投资风险,需要可靠性设计与模流分析。类似相仿的高新技术,疑难产品都需要先完成前期研究流程。即:一是利用三维造型技术能够顺利完成仿真模型结构与外观的设计。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完成结构模型强度分析,解决结构强度理论问题。三是利用已有的先进技术,使用快速成形设备,低成本高效率完成结构模型样件成形。四是应用高端的数控设备准确完成样件细节构造加工。五是利用检测手段完成结构强度测试。这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对高职院校来说更专业,优势更明显。有了前期的科学研究为基础,接着企业拥有制造技术的强项,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来完成项目实施就更顺利。上述产品就是利用我校的设计、模具、数控专业共同的优势成功完成校企合作研发项目的范例。
校企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依靠前期研究作保障,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研制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一次性成功的概率,从而显示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同时,也充实了实训教学典型案例的内容,开阔了学生实际工作研究的眼界,提升了教师研究与攻关的能力。优势型校企合作是高效低成本的合作,体现的是优势服务。同时,也为师生参与企业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学习和训练创造了机会。
四、互惠型校企合作方式
1.互惠型校企合作的背景
互惠型校企合作是指企业有充足的技术性加工业务,却缺少高端装备的数量;高职业院校利用先进设备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将部分设备直接搬进企业共建生产实习车间,由企业师傅直接指导学生加工真实产品,提高岗位职业能力。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崛起,先进的数控设备应用非常普遍。国家为了加快培养数控应用性人才,不断加大高职院校数控实训设备的投入。这些年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数控设备无论数量、种类还是档次都有明显增加与提升。然而,高职院校现有的数控实训环节的技能训练,因实训时加工零件简单,品种单一,与企业加工真实产品所需技能相比差距较大,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不能胜任企业相应岗位的工作。要实现校企职业技能良好对接,直接到企业加工现场训练才是提高技能最有效的办法。但相当多的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学生进车间实训,企业主要怕不安全,影响生产;师傅怕出疵品,出废品。因此学生在企业主要是看,没有机会练,或者是极少有机会练,生产实习起不到训练技能的目的。那么,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校方满意、企业支持、校企双方能实现持久合作的方式呢?
2.互惠型校企合作方式是数控专业训练学生校企技能对接最有效的、并能持久合作的方式
为了解决学生进企业影响生产以及只看不练的现象,校企共建实习车间,这是校企双方都获益的积极举措。因为目前高职院校拥有相当数量的先进设备,但实际上学生训练的内容并不“先进”,而且加工训练的零件因没有明确的作用,训练的目的只局限在学习设备的使用,而非在训练真正的加工技能,因此岗位技能提高缓慢,实践教学的目标没有很好完成,而且实训时耗费了大量材料。当校企共建实习车间,将学校的设备搬运到企业就相当企业添加了设备,设备短缺引起的生产任务过剩问题就可解决,对企业有利企业就积极支持。由于实训设备属于校方,学生实训教学就不受企业、师傅的限制而直接上机操作。在训练过程中企业师傅直接指导学生使用标准的设计图纸,执行正规的生产工艺,采用专业的检验方法,这样练就的本领才是企业岗位认可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马上就能上岗工作。所以互惠型校企合作是训练学生校企技能对接的有效方式,它是能够真正完成实训目标的校企深入合作的方式,是直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就业或称“无缝对接”培养方向。
互惠型校企合作是双方自愿的,校方不耗材料就能完成优质的实践教学。企业不必投入就增加加工能力,多出产品。总之,共享彼此的教学资源、产品资源与技术资源,互惠型校企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值得仿效的能推进产学研深入、持久合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