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试论环体因素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力影响分析

试论环体因素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力影响分析

[作者:唐百锋 鲁宽民 [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1.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诚然,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但也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呈现出了自身的弊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已经问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痛处,也鞭策着无数的教育者,这“实质上暴露出了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创新环境的通病”。第一,教育思想和理念较为陈旧,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元培育。如只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轻获得知识的方法;只重视考试分数的获得而轻对知识的运用理解;只重视理论讲授而轻实践操作等等。如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创新能力仅表现在科学发明等方面,成绩好的学生会被认为是有创新潜能的人,而对那些成绩一般,但社会交往、管理组织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却不被重视。第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不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教育只有依据人身心和谐的特征实施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果违逆了这样一种天性,就会摧残人的发展并造成影响。”可是,缓慢的教育模式改革依然是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限制因素。如目前的教学手段陈旧呆板,缺乏新颖;教学方式多为灌输,缺乏双向和多样;教学过程注重理论掌握,忽视思维训练;实践环节只讲究形式而不重过程,缺乏灵感激发等等。第三,课程体系不尽完善,实践环节薄弱。高校已有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以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为主,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较少,加之专业设置狭窄、划分过细,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又开设偏少,直接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教育薄弱、知识结构不合理,抑制了其创新素质的开发。另外受经费、设备和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第四,教育管理模式注重整齐划一。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遵循了学科的规律性与系统性,却忽视了行业与社会的需求;重视了专业规范性和统一性,却忽视了人的个性化和成长成才需求,也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造成了影响,必须加以改革。因此,高校一定要尽快转变教育理念,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将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之中,真正为理工科大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兴趣培养和灵感激发、适于自由探索和素质培育的良好环境。
  2.评价激励机制的影响
  评价激励机制是引导理工科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欲望、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创新素质的重要杠杆。当前,学校、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还未超越传统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在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等方面还未形成多元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存在“重成绩轻素质”的评价激励现象。在各高校现行的奖励制度中,除了对学生学习、思想、工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外,很少对其创新素质有明确的参考,即使考虑到了,但所占比例也明显偏低。如一些高额奖学金评选,甚至重要机会都是以分数为最主要条件的:多数高校在综合测评中学习成绩占80%,而其他所有能力和素质只占20%;部分高校在单项奖评定、贫困生资助等工作中也对学习成绩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创新素质却无足轻重;当然在专升本考试、本科生考研、免试推荐研究生、出国交流培训等录取和选拔中往往也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对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的考察。这种以成绩为主的片面评价现象混淆了理工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使其付出大量心血,甚至取得成果的创新实践得不到有效认可,严重挫伤了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存在“重证书、轻能力”的评价选用标准。这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用人单位看重专业课成绩、看重英语四六级证书、看重毕业学校“品牌”,甚至个别用人单位虽重视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但也仅仅限于是否在大赛中取得了重量级证书,而忽视了其具有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片面的评价选用标准不仅加深了理工科大学生重成绩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还导致其在创新素质培育上失去远大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严重影响创新人才的培育效果。
  因此,高校必须“超越目前以掌握‘知识点’为本的评价体系,形成以素质提升为本的、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评价体系并使之渗入整个培养过程”,最终为理工科大学生在自身创新素质培育上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进而促进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3.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
  “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既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以强其基,更要有精神和文化的培植以育其魂。”因此,要增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力必须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然而,由于教育观念、校风学风、政策导向、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等影响,目前高校在创新素质培育方面为理工科大学生营造的氛围依然不浓,给予的机会依然不多,提供的平台依然不足,形成的动力依然不佳。如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素质培育,致使一些竞赛成了少数理工科大学生的专利;如仅有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成功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而绝大多数学生却远离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如学术报告、科技论坛屡屡开展,创新实践平台却提供不足的现实影响等等。再加上高校管理中注重统一、强调保守、脱离社会的现状,教学中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不到位的现象,致使理工科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开阔视野和接触社会的实践缺乏,发现自身创新潜能、表现自己创新优势的机会不多,进而使他们没有被给予展现创新才能和进行创新实践的机会。可见,先进的教学设施、优良的实验条件、稳定的创新基地等硬件环境,科学的激励政策、合理的评价方式、优秀的导师配备等政策环境,良好的舍风学风、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卓越的大学精神、优秀的校园文化等精神环境都是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必备因素,高校要予以重视并科学引导。

  三、家庭环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从表象看,孩子进入大学后基本上脱离了家庭环境,是在独立地学习和生活,父母不仅缺少了与其直接交流的机会,也失去了对其进行教育和影响的空间条件。但实质上,家庭成员的观念、身份等因素依然会对理工科大学生在创新素质培育方面的定位、观念及动机等产生影响。可以说,家庭环境也是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力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如部分家长仍然沿袭应试教育观念,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其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缺乏对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视。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特别是为数不少的农村家庭,存在回避竞争、急功近利的心理,认为孩子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创新活动上是“不务正业”,搞个创新发明是“不切实际”,反而认为学好专业课程、找个好单位、有个“铁饭碗”最为务实,这些思想观念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导致理工科大学生过分看重学习成绩,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而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要在社会立足,要为国家效力,就必须综合提高,全面发展,尤其是须有一技之长,这种观念使孩子不仅在精神上能受到极大鼓舞,而且在经济和实践条件等方面也会得到大力支持,不但使他们拥有了良好的创新动机、极大的创新热情,而且能够及时启动自己的创新行为,并在创新活动中动力强劲,忘我投入,不断探索,最终变得更加卓越,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支撑,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实施“卓越计划”,培育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政府、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要统一认识,通力合作,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发有效资源,着力解决环体因素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力的影响和制约,努力形成一个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不断开创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新局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