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社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空间是作为区域创新体系龙头和骨干的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也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服务资源和搭建合作平台等措施打造有利于社会服务的内外部环境,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结合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进行了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社会服务工作的探索实践,促进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利双赢。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社会服务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与科技的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大学三大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也出现了明显强化的趋势,不仅有了新的内涵,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自身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突出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在服务社会中的发展之路。
一、根据自身特色,规划服务重点,对接区域发展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方面进一步明确指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可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空间是高校的必由之路。而地方高校也只有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才能突出特色,走出发展壮大之路。我院正是基于此,积极研究和探讨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把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实现学院转型的关键。
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我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秉承“认真负责、优质高效、互利共赢”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深入分析我院在实力、水平、品牌、影响、信誉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组建以工作室为核心,专业教师为主体,有大量学生参与的多学科、交叉性、综合化的社会服务团队,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加强与政府、农村、社区和企事业等单位(部门)的联系,积极搭建社会服务操作平台。另一方面,认真分析我院所在地金华处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永康中国五金城、东阳建筑之乡等特定区位,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借力浙中城市群的崛起与义乌商圈的影响力,集合地缘、人缘优势,念好“区域经”,提供优质服务。
基于对自身特点和区域优势的分析,为实现双方的最佳结合,我院精心规划了服务领域和服务空间,确定服务面向,即主要面向浙中城市群,有效辐射周边地市,着重开展五大板块的社会服务工作:以文化策划为主要内容的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服务、以景观设计和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以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美术教育服务、以浮雕壁画为主要内容的公共事业服务、以产品设计和提升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服务。在社会服务中明确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基础美术教育服务,为新农村农民生活服务的办学方向。
二、理顺各种关系,构建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社会服务的内外部环境
结合自身条件,适应社会需求,做好重点规划后,我院着力打造有利于社会服务的内外部环境,确保服务目标的实现。
1.提高认识,理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
要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高服务意识。我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高校三大职能的关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明确任务,把握方向,合理定位,找准切入点,统一思想认识。提出社会服务是终极教育目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社会服务的两大载体,要以市场需求引导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以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以社会服务增强办学实力,互动发展。通过理顺三者的关系,促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我院社会服务要与企业、公司等相区别,应与经济系统相区别,要体现大学本色。而不能动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这一根基,以丢失大学本色为代价,否则,社会服务也将成为“无源之水”。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