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青年教师常见心理问题及防范措施
5.情感压力导致的孤独冷漠心理
高校教师长期处于高校这一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与社会接触机会较少,人际关系范围较窄。面对学习、教学、科研的重重压力,高校青年教师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原本狭窄的交际范围变得更不畅通,甚至与家人相聚的时间都越来越少。在从事艰辛枯燥的脑力劳动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渴望与他人交流并得到关心,但又不得不独自盏灯熬夜工作,心中难免产生孤独感。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苛刻和消极的评价,对于拒绝反应更敏感,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持久的关系。
另外,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青年教师只关心自己的研究领域,只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事物,对社会、对他人都漠不关心。这种冷漠心理表现为不关心时事政治,待人缺乏热情,不愿与人为伍,缺少爱心和奉献精神。
6.社会压力导致的过度自尊心理
一直以来,高校教师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师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和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要在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等方面率先垂范。在这样的光环下,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既感到无比自豪,也感到压力倍增。为了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赞誉,往往表现为行为严肃认真,讲究师德尊严,过分追求权威。同时,精神紧张,做事谨慎小心、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以道德表率和行为楷模来严格约束自己。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关于高校和教师的负面报道不断涌现,使得原本就抱着强烈自尊的青年教师更加紧张和压抑,生怕自己做出不当的言行举止给学校和教师职业抹黑。这种过度自尊的心理使青年教师不敢充分展现自我,不敢表达自身的需求,遭遇伤害和不满容易自责或暴怒。
二、高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的防范措施
1.加强岗前培训,重视心理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一毕业就走上了教师岗位,在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中,难免产生心理偏差和不适应。而且,青年教师往往没有经过师范类的专业训练,不具备教学、与学生交流的良好方法。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至关重要。目前,许多高校的岗前培训流于形式,课程偏重理论,对青年教师的实际帮助不大。为了消除青年教师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尽快适应教师角色,高校岗前培训应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一方面,安排教学效果较好的老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授心得,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备课、上课,通过试讲演练,分析青年教师的优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心理疏导教育,让青年教师不仅掌握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更要学会如何正确认识和调节自己的心理,面对困难和失败,能够调整好心态和情绪走出困境,培养青年教师的坚强意志和受挫能力。
2.科学合理培养,公平公正考核
目前许多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进行了岗位管理和评聘分离的人事改革初探,并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岗位要求,但在合理设岗、科学培养、公正考评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高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制定出有利于青年教师发展的政策,从而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以健康愉快的心态投入工作。笔者认为中国矿业大学实行的两项举措值得借鉴。一是对教师岗位进行分类,根据学科特点设置了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研究型、产业型,并为不同类型的岗位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上岗条件和考核指标,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竞争上岗,这为青年教师创造了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机会。二是出台了“青年教师力行计划”,选拔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既能学习企业的工艺技术,拓展自己的交际范围,又能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3.加大关怀力度,营造和谐环境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青年教师予以关注,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青年教师的因素,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困难,让青年教师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在工作上,为青年教师搭建上升平台、落实扶持政策、改善教学科研环境、设立青年教师专项科研经费,使青年教师的工作尽快踏上轨道。在生活上,通过各种渠道提高青年教师收入待遇,缓解他们过重的经济压力,实施“安家工程”措施,解决他们的住房之忧,帮助青年教师渡过经济基础薄弱、开销支出繁重的困难时期。在情感上,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定期组织联谊聚会,为青年教师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结识更多良师益友,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青年教师教室、家庭、办公室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增添一抹色彩,有助于青年教师宣泄和释放心理压力。
4.普查心理危机,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高校普遍对大学生心理较为关注,而忽视了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对此,高校应提高青年教师心理问题重视程度,加强防范与疏导措施。一方面,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诊断心理压力来源,采取措施消灭引起心理问题的不良压力源。另一方面,设立专业心理服务机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自我调适方法,提供渠道便捷、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创造校园内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