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探析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发展

探析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发展

[作者:欧颖 杨锐英[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2.优化教育结构
  教育结构不合理是许多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上的问题主要在于专业、课程和师资结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性已明显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在专业设置上,全省职业教育,不论城乡,都存在着贪大求全、专业设置重复的问题,如计算机专业,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在课程安排上,“重学轻术”,有的职校与普通中学区别不大,培养的人才实用性不够;在师资结构上,“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从普通高校毕业,仅熟悉基础理论教育,缺乏实践经验。
  对于上述问题,农村职业学校要明确本校定位和发展思路,要敏锐地捕捉到本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改造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的人才需求,大胆地调整那些教学内容过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传统农业类专业,充分考虑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围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经济体系,建立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富有时代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专业。两条腿走路,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与发达地区职校、大型企业合作办学,转移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可加强与本地龙头、优势企业的合作,为本地农村向小城镇转化培养各行各业的后备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充分利用社会人才,善于发掘社会人才,减少直接从高校引进教师的数量。在某些涉农专业方面,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殖能手都是潜在的教师群。
  在办学层次上,笔者认为,鉴于云南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口仅为小学文化水平,全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3.54个百分点,126个农业县市中仍有73个国家扶持工作重点县等实际情况以及从云南农村产业结构特点、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性来看,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应重点发展中等教育,少部分发达地区,如玉溪、曲靖,可以适当发展高职教育。
  3.转变办学模式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国际社会达成了三点基本共识:第一,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对象应该是农民;第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必须与农民的发家致富相结合;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形式应该是非正规、短平快,与推广实用技术相结合。[4]新农村建设,无论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是对留守农民的培训,都需要非学历的技能培训,非学龄农村中青年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支撑2-3年的封闭式全日制在校学习。目前,云南农村职校都存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分割,注重学校而忽略职业培训的问题。在访谈中,绝大部分农民表示不知道本县有职业院校,他们与职业院校从未有过任何接触。新农村建设为注重实际效果的非学历培训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在云南农村的调研中,农民们普遍表示,只要学的东西有用,能为他们带来看得到的经济收益,他们愿意自己掏钱去学。当然,调研也显示,农民们只愿掏钱学技能,对于普通文化知识,或者说对于不能立刻给他们带来经济收益的知识,他们是不愿意掏钱的,至少在经济落后的农村是这样,这也表明,职业教育在农民中是最有市场潜力的。因此,农村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转变办学模式,把目光投向农村、农民,展开针对农民和农民工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以及各类专项培训。
  转变办学模式的关键就是要开放办学,办学机构“重心下移”,主动出击、主动适应,拓展自身的教育服务功能,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农村职业院校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集社会力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特别是把企业、协会、基金会的力量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事业中来,如委托联合、协作联合、挂靠联合、校企联合、城乡联合等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当前,城乡统筹、发展三农为校乡联合办学带来了时机。以云南昭通乐居乡与昭通农校的联合办学为例:为了把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给当地农民,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09年5月,乐居乡政府与昭通农校联合办学。昭通市政府出资,乐居乡政府提供场地,组织学员,农校负责提供教材、教师,负责教学。全乡通过考试选拔学员,农校组考,凡具有初中毕业文凭的本乡农民均可参加考试,考试分普通文化知识和农业知识两门,最后按成绩挑选了127名农民作为第一批学员,分两个班。学习期限为三年,每学期为农闲时的2个月,每天5小时,前两年重在理论学习,第三年实践学习。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三年后合格发中专毕业证书。课程内容主要为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紧密联系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储存、营销、农业生产中需要用的数学常识等。学员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培训方和受训方都对这种联合表示满意。这一案例说明,职业院校办学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构建全日制与半日制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并重、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固定办班与流动办班相结合、单独办班与联合办班相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才能提升农村职教服务“三农”的能力,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4.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发展,既需要农村职教本身的转变与革新,也需要政府的外部扶持。事实上,农村职教发展的一些客观条件是不容乐观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云南玉溪为例,玉溪是云南除昆明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自2000年至今,玉溪职业院校校舍面积在增加,但是生均校舍面积却在减少,师生比呈上升发展趋势。办学经费不足导致许多农村职业院校缺乏实训基地,优秀师资流失严重,一些农村职校还存在30%以上的危房。因此,政府要做到政策与资金保障到位,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好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把握本地农村人口的流动趋势和就业趋势,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业的职业教育。省级政府应当制订本省合理的职业院校学生生均经费标准,注意整合教育资金,对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为农村职业学校和本地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加大对本地职教实训基地建设的扶持与投入力度。
  总之,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一难得的机遇,农村职业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变化的外部发展环境,才能为自身谋求良好的发展空间,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发展。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