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作者:王晓航[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社会支持一直被认为在帮助个体缓解压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来自长者或知心朋友的鼓励和建议更有可能使个体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寻找可靠的信息去积极地解决问题。正处于转折期的职业学校学生,不仅经受着更多的压力,而且尚未获得独立性,仍然存在依赖性,使得社会支持对他们更具重要性。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尤其来自家庭的支持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支持状况还会影响到个体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应对是个体在经受压力过程中帮助个体维持心理稳定的因素,是个体为减少心理忧郁或压力的认知或行为反应。研究表明,父母的支持会使转折期的学生更容易采取积极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从而对学生的心理适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1.对职业学校的建议
  职业学校应针对在校生积极地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校内外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调整知识结构,转变思维方式,逐渐适应职业岗位对待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其次,学校应针对市场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改善刚就业的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欠缺。再次,学校应加大力度开展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际适应能力的训练。现在的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更有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效益意识。在校期间有针对性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
  2.对学生的建议
  学生在校期间应着重锻炼自己的如下能力:一是学习与总结的能力。学校的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学会几条定理、几个定义,而是不断学习的能力与善于总结的习惯,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二是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与人相处,青年人在与人交往中,容易带有浓厚的情绪倾向,而积极的情绪倾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学会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往往是难以把握但又非常重要的,职校学生应学会处理好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四是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面对不时出现的工作与生活压力。
  3.对家长的建议
  家庭行为与学校行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其日常行为更多,有更大的随意性和非正式性,由于职校学生家长自身文化修养的限制,在其日常的行为中,常常缺乏这样的反思:“我这样做是否有益于孩子?”正是由于缺乏这种思考和反省,孩子在家庭中并没感受到家庭应有的温暖、宽容和理解。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职业学校学生家长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单亲、离异家庭在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生活,父母整日为家庭的生计奔波,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致使孩子对家庭没有归属感,对家庭感到失望。
  在此,就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提供几点建议,对家长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一定的帮助:①家长首先要保持自己心态的平和,应根据学生实际来选择实习岗位,更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②当孩子在实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及时给予他们关心、帮助、鼓励,让他们看到好的、积极的方面,而不是家长先打退堂鼓。③与老师常联系、沟通,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④关注学生工作表现的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与孩子讲讲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四、结束语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适应可以通过“融入”和“创新”两种方式来实现,许多时候,人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和方法,使自己适应周边环境,使自己在现有环境中生活得更好。另外,职校学生还可以通过改造社会的方式来适应自身的需要,这就是“创新”,一旦职校学生进入社会后能掌握“融入”和“创新”两种适应方式,就能很快地适应周边环境。应注意的是,适应不等于“顺应”,不是逆来顺受、随波逐流,而是提升自身,使自己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才能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并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张庆守.社会适应障碍成因及其矫治[J].福州师专学报,1998,(4).
  [3]田燕秋.论职业的适应性[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5).
  [4]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1).
  [5]苑呈法.谈职校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1,(4).
  [6]时勘,仲理峰.青少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1).
  [7]杨阿丽,方晓义,林丹华.父母冲突、青少年应对策略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
  [8]风笑天,王晓璐.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9]陈建文,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和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