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构建与研究
三、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面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从培养理念、专业设置、制度体系、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评价体制等要素考虑[2]。
(一)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点,认清优势和劣势,适当借鉴国内外地方区域高校的发展经验,斟酌凝练形成本校专业化人才培养理念,观察学生的特征和专业能力,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农业大学,显然在农业方面的学科和专业上具有特色,高校应该努力构建农科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兼顾专业型和应用型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学生既可以从事科研院所、上层农业管理及技术推广等工作,又可以进入农村基层。
(二)专业设置模式
我国很多高校专业的设置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但不能全盘否定,应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做进一步的改进。在专业设置的时间上,不要急于要求新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应适当将专业分流时间延后,让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后,有充分的时间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再自主选择专业。在专业设置的空间上,应允许学生转班或跨班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专业适用范围。
(三) 课程设置方式
首先,调整课程结构。一是提高通识课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除了以英语、体育、品德为代表的公共课外,还应增加人文学科的比例。二是降低必修课的比例,提高选修课的比重。必修课太多,容易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可以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其次,优化课程内容。重视提高通识课和专业课的质量,注重二者的融合,互补匹配完整的四年学习体系。
(四) 教学制度体系
首先,完善学分制。打破传统的院系分离的选课制度,改变结构不合理的学分分配,必修和选修的学分要得当。其次,完善导师制。建立校级导师委员会和院系导师工作组,分别负责导师制的顶层部署、监督交流及导师工作职责、反馈导师建议意见等工作。同时,建立导师的激励和评价制度。再次,改革实习制。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实习形式,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入到生产实践一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组织形式
在小班授课的基础上,努力扩大课程比例和提高课程质量。小班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展开,教师通过引导和示范,实施启发式、探究式、项目驱动式等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经过自己能动地、独立地思考和实践,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并转化为内在素质。
(六)教学管理模式
在管理思想上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具体教学管理事务,学院是主体,对教学现状观察和分析得更为准确,因此,应赋予学院更高的教学管理权限,有效完成教学改革任务。对于学生本人应具有的权利,学院应给予参与权和选择权,让学生参与学院的各项教学管理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使教学管理实现人性化的改革,同时,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和自由权,使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专业、选修课程、选择教师等。
(七) 隐性课程建设
建立丰富多彩的隐性课程,是提高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各自大学的特色,注重课外与课内教育形式相结合,提出隐性课程建设的方案与规划。以优秀的校园文化为目标,特别是将育人放在大学工作的首位,建立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校园文化。课内生活同样存在隐性课程,比如导师制的师生间交往,只要得到学校、教师的一点表扬和鼓励,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够得到发挥。
(八) 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减少对考试分数的依赖,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察。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都应侧重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权衡综合成绩时,不要简单地将每学期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相加,还应包含与导师的交流情况、课下研究情况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等。这样就能从多方面考查分析学生课上课下的优点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