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放应远离舞台模式”
每到开学,校园里便活跃着学生家长的身影,他们或在教室里听课,或与学生一同参与活动,或与教师一起座谈……这便是时下许多学校流行的开放日活动。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多元化的教育资源,这不仅要依靠学校自身的教育力量,还需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深度参与。校园开放的初衷,是通过如实呈现学校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让家长和社会“知教情、知学情”,从而调动家庭和社会支持和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然而,时下许多开放活动却热衷“舞台模式”——“开放的课堂”是经过排练的,“开放的座谈”内容是预先安排的,“开放的活动”是创设好的……师生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个个风采卓越,也赢得了掌声和喝彩声,可实际效果呢?“活动时气象万千,活动后涛声依旧”成为许多校园开放活动的真实写照。因此,只有远离“舞台模式”,校园开放才能避免“花架子”的尴尬。
杜绝“舞台渲染”,展示“真实内容”,知情权才会在开放中得以保障。主管部门应用好自己的“监管之手”,杜绝“舞台渲染”,让校园开放活动始终遵循“真实轨道”,使参与者“知教情、知学情”,进而信任和理解学校。一要以“规范之手”去伪存真。学校已经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师生们盼望什么、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主管部门必须监督学校在开放活动中真实、清晰地呈现。为了让参与者“看清晰”“听明白”“搞清楚”学校实际的工作动态和师生的成长状态,开放活动的准备工作必须格外精心。制定方案时严格杜绝“渲染成分”,而要展示常态内容,使用常态形式,不可特意优化具体环节,故意掩盖不足之处。二要以“协调之手”释疑解惑。真实呈现师生们一言一行的同时,开放活动其实也是一架高效的沟通之桥,要让参与者了解学校为什么要这么做、明白师生们为什么存在差异、清楚学校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以便取得更大的理解和支持。这就要求开放活动的服务工作必须格外细心,不能只告知参与者时间、地点,更要讲明预想目标、过程设计、可能发生的意外等,这样才便于参与者配合活动进展,做好提前思考,发现具体症结,及时表明看法。
摒弃“舞台风气”,保持“真诚底色”,参与权才会在开放中得以展现。学校管理者必须用好手中的“机制之钳”,摒弃“舞台风气”,让校园开放活动始终保持“真诚的底色”,使参与者与学校充分沟通,进而了解教育、理解学校、信任学校。一是展现真诚的魅力。开放过程应全面反映师生的真实面貌,不粉饰,不隐藏,不局限于便于操作的课堂教学、班队管理等内容,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内容也应展示出来,有条件的还可以全过程展示,让参与者全面了解校园现状。二是展现热情的活力。把握好时机,巧用、活用开放形式,只要可以有效展现校园状况,无论是听课、评课,还是汇报展示、交流研讨,都应照顾到参与群体的自身因素,满足其接受能力,有效调动参与者的探讨热情,形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氛围。
抵制“舞台习惯”,丰富“真挚色彩”,评议权才会在开放中得以彰显。倾听参与者的肺腑之言,让他们畅所欲言,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是校园开放活动不变的追求。教师必须自觉抵制“舞台习惯”,让开放过程始终洋溢着“真挚的色彩”,敢于暴露问题,勇于改正缺点,才会赢得肯定,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评议方式多样但必须反映“真实”。组织者应结合参与者评议的广度、角度和深度的不同,创新评议渠道和方式,既有自评、互评、点评等公开评议过程,又可以采用网络评议、热线评议等多种评议方式,真正聆听不同的声音。二是反馈深刻有力又必须饱含“真情”。无论评议内容如何尖锐、冷酷,甚至不着边际,组织者都应及时引导参与的各方倾听、研究,仔细分析,去伪存真,找准症结,研讨整改措施,这样才会不断提升校园开放活动的价值。
总而言之,校园开放必须远离“舞台模式”,还原师生校园生活的“原生态”,如此,开放活动才会走出“花架子”“应景戏”“假台词”的尴尬,尽展自己作为汇聚心智、凝聚力量的“庐山真面目”,才会让教育的风景变得更加清新、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