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学《科学》教学引入第二课堂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强化“课程的开放性”。显然,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之间,课堂之中,需要不断开拓、引入鲜活课程资源和课外资源,同时打通课内、课外,力求作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生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第二课堂的开展
1.1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第二课堂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学生知识与能力提升一个重要手段。课内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科学地组织符合《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课堂设计和开展要具有:
1.1.1科学性。计要紧扣教材并高于教材。书中的知识点参照小学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补充大量课外知识,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有步骤地安排知识内容,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手段。
1.1.2多样性。要依据教育教材、班级实际、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小学生对学习多样化的需求,使书本知识与活动的开展带有一定的弹性和选择性,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1.1.3信息性。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反映中国和世界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的有效信息,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培养学生对未来世界的认知、适应能力。
1.1.4综合性。在活动中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与知识的联系等等。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有观察、实验、考察、饲养、种植、制作等,有在课内进行的,也有课内外结合进行的,还有的主要是课后进行的,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组织、鼓励学生开展科学课外活动研究,使课内、课外相结合。
1.2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爱因斯坦曾把科学定义为一种“探索意义的经历”。学科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包括观察、实验、动手、思维、想像等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参加实践是发展能力的根本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新课程标准》就原来单纯知识性到具有教育性,从偏重书本知识到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探究科学。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人们对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因为只有充分的感知,才能升华到理性认知,再从理性认知到实践。实践活动基于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使小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因而在脑里会冒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异想,想象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实践活动的同时也体念到失败的教训。探索是人类的天性,研究是进步的阶梯。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给孩子们带来惊异、未知和困惑,也给他们带来探索、追求和创造的有利条件。
结合指南针的学习,让孩子们开展课堂外实践活动——制作指南针;通过植物的种植与栽培学习——让孩子们亲自种向日葵或其它植物;结合书本知识制作动植物标本、布置生物角等。还要多辅导学生进行各种科技类活动,如进行气象观测、能源开发、航模制作等专项辅导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如:学习《影子》一课,让学生在阳光下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做一做踩影子的游戏等。又如:学了《植物的繁殖》这课后,让学生试着用扦插的方法繁殖月季花、菊花;学了《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后,去考察河水污染情况,找一找污染源在哪里,谈一谈控制污染源应采取何种措施。这样书本知识与探究活动有机结合,随着年级升高,自然知识的积累,学生独立研究事物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这样做,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科学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得到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1.3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要进一步提高小学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科学探究(动手操作)能力,就要把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动手做”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体现其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活动在美国已经开展了十多年。法国在1996年引入这个项目。实践证明,二者都已获得成功,大多数小学生具有动手的能力。
由于科学实践活动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功能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的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激“愤”促“悱”,以“悱”促“动”强化实践活动的启发性,努力使探究活动中出现的现象或研究的结果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并非每一项科学探究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尤其是占有较大比例的测量性、验证性实验更是如此。由于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维的惰性,一些学生在实验中懒于思考,或思考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容易浅尝辄止。为防止和克服学生在实验中这种有“手”无“心”,或不求甚解而满足于简单机械操作的倾向,教师就需在增强科学探究活动的启发性上多下功夫,多动脑筋,多去实践。实践与探究离不开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其他人的研究结果,以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独立地阐述自己的真实看法,学生创造的火花就会在阐述和辩论中时时闪烁,真正达到科学探究的效果。科学课的探究过程是将《科学》教学目标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引导、激励、促进作用,是教的主导;学生思考、倾听、讨论、交流、探索、建构,是学的主体。
2第二课堂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