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基础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谁偷了孩子们的灵性

谁偷了孩子们的灵性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也许你认为世上最美的是彩虹,是绽放的花朵,而我最欣赏孩子们的笑脸,因为他们最本真、最率性、最甜美,毫不掩饰,完全张扬着生命的活力与灵性。可惜的是,这份生命最本初的灵性美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消失。从鲜活变得沉闷,从沉闷走向沉重,沉重的叹息声中孩子们的好奇、兴趣、探索也随之殆尽,恐怕最后只剩下你我一样浊重的面孔了。是谁一天天偷走了孩子的灵性?是谁渐渐磨灭了孩子们的好奇?是谁让孩子渐渐丢失探索世界的兴趣?本人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教育的功利性
 1.过早入学,是扼杀孩子灵性的元凶。
 孩子未入学之前是自由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天性成长的,他们或顽皮,或可爱,或天真……不一而同。他们的生活里满是快乐。可是,这种纯天然的快乐可能从两三岁就要消亡,因为他们进入了校园。而学校给孩子更多的是知识,而非游戏。入学之后孩子们要端坐,要听话,要学习识字,要学会算数等等,不属于他们年龄的东西便压在了他们的头上,这样使他们原本鲜活的创造力在渐渐枯萎。
 常听到家长们感慨,孩子没上学时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问得自己惊讶,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上学后孩子回家总是说“我阿姨”“我老师”怎么怎么说,没有问题了,不问问题了。其实,他们不明白,没有问题是孩子最大的问题,这一现象的背后就是过早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灵气!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玩,亲近自然,走入自然,在自然而然中闪现孩子的灵光,而非生硬的把孩子过早推入校园,这样做,无形中就扼杀了孩子的灵性。
 2.学校的模式教育,扼杀孩子灵性的主要凶手。
 曾记得有这样一个漫画:孩子在未入学前,他们的脑袋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梯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方形------可是学校毕业后,全成了圆形的脑袋了。
还记得一个可怕的比喻:说中国目前教育的就像工厂,孩子们则是被批量生产、规格整齐划一的产品。这正是中国教育的弊端。传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它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用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逼着孩子反反复复练,,使孩子的求知欲、主动性消失殆尽,失去孩子原有的灵性,这样的教育培养出高分低能、低分无能、机会考试、极其厌学的孩子就不足为奇了。
 二、家庭教育的随波逐流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根、魂,每一个成才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明智懂教育的家长。可是现在很多家长根本不懂教育的艺术,甚至有些家长把教育孩子全推给学校老师,这样势必造成家庭教育观跟着潮流走,跟着成绩走。日本铃木的父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给家长们一个启示:
 铃木的爸爸在升学竞争激烈,家长都关心孩子的成绩时,对铃木的成绩要求不高,没门功课60分就行了。他这样告诉铃木:“60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就表示合格,工厂的产品合格就可以出场了,既然你已经合格了,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你把其余时间用来博览群书,把求知的快乐还给自己。”最终铃木比班级里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优秀、都成功。
 再眼观现在的家长,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驱使下,不顾孩子实际,,拼命把孩子往重点学校推,眼光全盯在孩子的成绩上,以孩子成绩高而喜,以孩子成绩低而忧,心系成绩而浮沉,全然不在乎孩子是不是学习上的料,有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可不可以换个途径让孩子成才,最终孩子成了一个平庸的没有灵性没有个性的普通人。家庭教育的随波逐流最大程度地充当了扼杀孩子灵性的第一杀手。
 三、教育评价的唯成绩性
 我们现在社会的评价核心是成绩,以成绩论英雄成了社会评价的主流。这样的评价机制下,老师家长们为了迎合,只有淹没孩子的天分、差异、兴趣,最终让孩子成了成绩下的牺牲品。孩子原本的灵性、想象力、创造力也渐渐在这种错误循环中消失。
 愿教育还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给孩子一个丰富的少年,让孩子有一个活力四射,天性尽展的舞台。愿孩子的灵性永存!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