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心理学类 > 正文阅读资讯: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提高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效能

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提高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效能

[作者:韩守东[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论文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规律 小学生 外语教学 课堂效能

  论文摘 要: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最快,学习接受语言能力强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开展外语教学十分有利。如果能全面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并贯穿运用在在教学过程中,就一定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外语课堂教学的效能。本文揭示了小学生心理发展模式和特点,并结合心理学规律为提高外语教学效能指出了具体途径。

  一、小学外语课堂教学现状
   从小学增设外语课程是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根据世界形势发展及国民素质提升需要而迈出的重要步伐。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下形成的以灌输为主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忽视小学生心理特点,背离教育规律和要求,越来越不适合新形势下的外语教学,成为阻碍小学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教学活动的形式加以分析,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一)以教师为中心,实行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这是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所普遍接受的教学方式,但它却隐含着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内容偏于抽象知识。课堂上讲解英语音标、句型甚至语法等抽象知识。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难度大,学起来非常累,而且达不到效果,时间一长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与信心。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纪律,学生自由空间小,压迫感强。
   (四)外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陈旧的教学手段必然降低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
   二、利用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在学习中是很有效能的一个因素,它能够大大地促进学习。要有效地进行长期有意义的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学习动机是以学习的意向、愿望和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学习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动机从三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一,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第二,学习动机还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最后,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越强的学生,其学习成绩越好。
   (二)适当激励满足学生自我价值肯定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外语学习的长效性。
   老师应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法,把外语课与活动课相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外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适当的竞争性游戏,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采取加减分数、抢得红五星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这类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情感教育,遵循“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开展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学观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纯粹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决定如何学习。
   著名外语教育理论家章兼中在《外语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教学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掌握自辨、自治、自理、自学能力,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感,从而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了解小学生注意力特点,合理安排外语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生理发展看,年龄决定其注意力稳定期的长短以及精力旺盛期的久暂。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稳定性差,很容易分散。
   作为教育部门的领导及老师,必须做好每天课时数的安排,考虑到每节课授课内容的多少及难易程度。一般来说,每节课的前半部分时间,学生的注意力要集中一些,理解力要强一些,后半部分时间精力会分散一些。因此,教师应抓好前半部分时间这个“黄金阶段”,按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不要让学生到后半节课的“疲劳时间”去处理难点问题。
  三、结语
   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根据教学规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在保证外语学习的长效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为中小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