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心理学类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在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在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甘宗宁[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三)教师应该创造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三、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观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思维于问题始”的教学原理,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学生向老师“发难”,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不断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为了更好的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敢于怀疑、敢干创造,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运用小组讨论法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水平相当的原则,在教室中组建5—7人规模的课堂学习小组,有条件时可将课桌改排成马蹄型,按小组入座。教师在每节课都要安排5-10分钟让小组针对某些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进行集体学习。经过讨论学习产生本组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实践证明:此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即一个学生的看法或一个小组的看法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新看法,这些新看法又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看法,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思维都有得到发展。
   (二)提倡自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