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心理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探析
【论文关键词】运动心理学 体育课堂 教学 有效探讨
【论文摘要】运动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对体育课堂的有效性进行心理学思考,这无疑可以进一步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体育课堂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互助、互学、互勉的能力。它在课堂中的融入,使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更上一台阶。
体育运动心理学是用心理学方法和原理来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的行为与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在课堂上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发展体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等,都离不开心理学知识。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课堂上塑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学质量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图拉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立,他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人对自己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动技能理论认为,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指客观事物通过感官作用在人脑中形成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表象。在课堂上,任课老师采用参与示范法,漂亮的规范的示范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增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必然坚信“一份努力,一份收获”,来保证成功地培养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体育老师只会说、不会做,学生头脑中没有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练习时会出现很多的错误的动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练习效果,严重的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体育课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提供成功的体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把尖子生、差生因标因材施教,可以通过改变器械的高度,降低动作难度,改变比赛规则等途径也能使差生和尖子生一样获得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二、结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与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人在从事体育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在身体教育或身体活动的专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注意力向内集中或向外集中,注意范围的适合性,时空知觉判断能力的高低,力量、速度或距离差别感受性的好坏,动作记忆的编码方式,操作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动机强度的适宜与否等,也都影响着身体教育或身体活动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安排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措施: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师在上课前既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等制定合理的运动负荷计划,又必须在课中及时的调整运动负荷,以便有效的控制合适的运动负荷。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是脉搏测量,最方便的是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定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定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脸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
(二)根据教材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不同的教学内容,由于运动形式不同,对学生机体引起的变化也有差异。跑对心肺机能有明显的作用,活动过程中,脉搏的变化也很明显;而体操则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作用,脉搏变化就不那么明显。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的特点来安排练习的次数、强度和练习与间歇的时间。例如,不能100米跑安排跑两次,鱼跃前滚翻也只做两次。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在练习密度上加以调整,在内容搭配上多加考虑,合理安排身体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的负荷,把握身体重点部位兼顾其它部位,注重身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全面性。
(三)根据季节、气候、时间的变化安排运动负荷
每学期刚开始的两节课,运动负荷要小些,以后逐渐增大。上午第四节课,负荷量要适当降低,防止低血糖引起昏厥。冬天天气寒冷,运动引起的消耗相对减少,学生的练习量可以适当增加;夏季炎热,能量消耗大,负荷量应相对减少,防止中暑。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把握运动技能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材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而且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等因素,安排好体育教学中合适的运动负荷,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身心能够在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完成各种项目的身体教育或身体活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