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与中国画——“国画”视觉表现元本价值的当代意义
的标准。“视觉表现元本价值”集中凸显了视觉艺术语言的经典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许多古今中外艺术家们作品不会有隔膜与疏离。
任何一种艺术样式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它自身包容性是否宽广和创造性是否有活力决定的。上个世纪80年代,视觉艺术贪婪地吸取演绎着现当代西方艺术样式,并史无前例地将其作为今天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一时间,视觉文化意识迅速地膨胀并逐渐成熟起来。这要求我们一方面需要对传统语言进行有效遴选;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出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照和对鲜活表现形式的吸纳。
目前,中国画实践个体的状态可分为二类:
一、“自在表现状态”。作者以驾轻就熟的技法,将经典视觉符号呈现的程式美,作为自己表现的起点,在历史演变而认同的题材或体裁中圈定出一块天地,去自在地表现。于是,我们看到一派文人情致,伴着山峦云霭风花雪月花鸟鱼虫……渗透到视线所及的生活范围。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自在表现状态”使中国画获得了自给自足良好的文化滋养,成为了中国人文化教养优雅自我心境闲适的视觉符号表征。
二、“干预性表现状态”。作者已经看到“视觉表现元本价值”扩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希冀以自己个性化的实践状貌当代多彩生活。他们敏感地意识到,以往审美法则已容纳不了多样化表现形式的膨胀。干预性实践与当代艺术语言存在着相似性,画面形态呈现出一种“陌生的熟识”,它直接给视觉习惯的辨识带来困惑。正是这样的困惑,让中国画在现代有了无休无止的种种论争。这里有必要特别谈一下“水墨画”。水墨符号是中国画“视觉表现元本价值”的精粹。它在发展中不断演化,成为了一个常观常新的开放框架。它所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审美价值,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实力竞争与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已经被激活。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其中的魅力所吸引,并在持续研究中深化已有的认识。我曾在省博物馆看到楚国墓室中出土的机弩,其复杂小巧的部件上绘有精美漆画,造型流畅如游丝般的精细线条,让人惊叹先人在生活与劳作中将审美渗透其中的天性,以及手工技巧所能达到的极致。虽然这仅仅是在贴近阅读中国绘画时所生发出的细致感受,但足以让我意识到要从传统丰厚的资源中打开视野,去获得启迪,改变为继承传统而研究传统的思路,注重东西方视觉艺术特质的比较,给“中国画”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生机,形成动态的视觉艺术发展体系。
水墨画工具材质具有几乎是薄如蝉翼富有弹力的柔性,毛笔在宣纸上提按、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