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 要:美术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教师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在美术的欣赏课上运用有效策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很有必要,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刺激他们的兴奋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全面落实各项人才培养计划,助推初中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本文针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做出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思考
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调整了教学思路,更换了授课方法,投入更多精力研究新的育人计划,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主体优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学大多由教师主导,学生盲目完成学习任务,思维不够活跃,审美热情偏低。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尽人意。鉴于此,教师就要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切实感知到美术的课程魅力,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养成好的欣赏习惯。
一、丰富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的欣赏课需要学生加入他的直接感受。学生欣赏的优秀作品越多,欣赏力逐渐提升起来,教师才能去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美术教师要诱导学生发挥想象,从欣赏中感受艺术之美,敢于创造、勇于突破,从而走上一条全面发展的創新之路。一般情况下,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在特定情境中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教会他们改造技能,激起他们创作欲望。比如,在教学《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一课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幅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要求学生说出他的直观感受。之后,初步学习欣赏的一般方法,激发学生运用美术语言美化生活的热情。或是提问学生:“你觉得,这幅作品的美感表现在哪里?”“日常生活中,你最欣赏的一件包装设计作品是什么?”鼓励学生猜测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同时产生一种“艺术即生活”的意识,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在无形中得到快速提高。
二、加深合作理解,培养审美能力
初中生需要感受艺术的具体形象,并对优秀作品进行深入理解。比如,在学生学习《现代工业设计》时,教师要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针对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公共设施进行欣赏,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创造的美好愿望。有的学生说:电话亭的设计非常好,它的隐秘性很强;有的学生说:休息椅的设计更好,它使草地不显突兀,也可以供人休息,实用性较大;还有的学生说:空调真好,我把它理解成“阳光”,因为夏天没有它可真不行。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学生理解了“现代工业设计”的特点,也了解了“现代工业设计”的优点,一个简单的开始,为后续教学计划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让学生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展示剪纸、木刻版画、刺绣织锦、民间绘画等作品,有目的性的疏导学生的审美感受,挖掘作品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懂得“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者创造出的特殊作品,其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理想愿望、性格特征、审美观念。学生有了系统性的欣赏能力,美术欣赏课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激发欣赏兴趣,培养审美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动力源泉,教师任何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都要以学生浓厚兴趣的激发为前提,美术欣赏课教学更是如此。另外,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学生实际的理解情况,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奋斗方向。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具备欣赏美、发现美、研究美的热情,方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首先,运用情境创设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教学《春天的畅想》一课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有关“春天”的音乐,导入新的知识,活跃学生思维。其次,组织动手实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或是给予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比如,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表演道具,或是节目安排,统统交由学生完成,使其在亲身实践中学会审美,通过DIY,体会到美术创作的实际乐趣。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有效策略激活学生想象,鼓励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黎.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12(05):71-73.
[2]张小朝.感受、感悟、感叹美与创造美——略论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13(2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