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框架理论视角解读《声声慢》的认知美
摘 要: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之一,最早是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Fillmore在1982年出版的《框架语义学》中提出的。框架理论强调的是要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视角来确立认知框架从而认识新的事物。本文以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为例,尝试解读这首词所蕴含的认知框架,并以此来赏析其创作中的认知美,进而从认知框架这一新视角赏析宋词并验证这一认知理论对古诗词语篇分析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键词:认知框架 《声声慢》 认知美
一、引言
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宋词语言精练,内涵深远,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反映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委婉而深沉,韵律感强,表现了作者所独有的内心世界和女性的柔和细腻情感,被誉为“婉约派”。《声声慢》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出现了多种英译本。本文将从框架理论视角对其进行认知赏析。
二、认知框架理论简介
框架语义学,又称“场景-框架语义学”(scenes-and-frames semantics)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J.Fillmore在早期格语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基于语言学的语境概念、认知心理学的原型概念、心理学及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框架概念,Fillmore(1992:76)认为意义的确定必须参照一定的背景知识体系,该体系反映理解者的经历、信念和实践。在Fillmore的理论中,意义的参照体系被称为“场景”(scene),后又改称为“框架”。
Martin(1997:57)认为,框架是一种多维的概念结构,由一系列概括性概念组合而成,他把概括性概念范畴称为“概念槽”,详细说明称为“填充项”。“概念槽”和“填充项”都具有可变性。一个框架内的不同概念槽凸显程度不同,相应地就会引起同一框架的不同视角。
框架与语言理解是密不可分的。了解一种语言就意味着要“了解和识别大量的框架,以及了解哪些语言选择与它们相关联”(Fillmore,1976:25)。换句话说则是,若要把握某种语言中的某一概念,首先要了解这一概念所处的框架。人类认知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已有的旧知识结构有助于新知识的汲取,随之又不断丰富现有的知识结构,同时相应地增强认知能力。与此同时,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框架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或“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系模式”(沈家煊,1999),是“思考过程中的心理结构”。(Lakoff,2003)
三、从框架理论角度赏析《声声慢》的认知美
宋词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形式,言短意长,高度凝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般耀眼夺目。这一高度的文学艺术必然要求词人在创作过程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概念词来表达自己意欲透过语言表面来体现的内心深处的思维和情感。《声声慢》是宋代婉约派主要代表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词章,通过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时对残秋的所见所闻来抒发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情感。原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该词大意为: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着,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刻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着。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