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探析

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探析

[作者:周福雄[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成语语义与所有汉语词义一样,都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这种“反映”和“主观评价”产生相应的变化,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语语义的演变,这主要表现在成语理性义的演变和感情色彩义的演变两方面。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成语构成成分意义的变化、成语结构形式的特点以及结构形式的变化都是导致成语语义演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成语 理性义 色彩义 演变 
  一、引言 
  语言是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人们观念的改变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得到反映,而这些变化也必然会在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中体现出来。成语语义与所有汉语词义一样,都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这种“反映”和“主观评价”发生相应的变化,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语语义的演变。 
  笔者通过对《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1989)中语义发生演变的成语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和分析后发现,汉语成语语义演变主要表现在成语理性义的演变和感情色彩义的演变两方面。造成这些演变的主要原因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成语结构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成语构成成分意义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中语料及成语释义除特别说明的以外,均来自刘洁修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第一版)。 
  二、成语理性义的演变 
  汉语成语理性义的演变可以分为理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一)理性义扩大 
  1.理性义泛化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城下之盟——原指敌国兵临城下,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后用来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 
  2.义项增加 
  穷极无聊——原指非常贫困,生活没有着落;后也用来形容无事可做,精神空虚,非常无聊。 
  左右逢源——原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现也比喻办事圆滑。 
  (二)理性义缩小 
  1.理性义缩减 
  自怨自艾——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只指悔恨。 
  志士仁人——原指有节操、有仁爱观念的人;今多指献身革命或爱国的进步人士。 
  2.义项缩减 
  走马看花——原义①指骑在马上边走边看花木,形容抱负实现或游赏时愉快得意的情感;②比喻粗略地观看事物,不深入不仔细。现只用后一义项。 
  抑扬顿挫——原义①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形容诗文、音乐、书法等的格调,气势富于变化而又有节奏;②指政治、教育等轻重缓急、张驰刚柔。现只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三)理性义转移 
  不痛不痒——原指麻木不仁;后用来比喻肤浅、不中肯,未能触及要害。 
  无所作为——原指什么扰民之法都不施行;现指不去努力做出成绩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三、成语感情色彩义的演变 
  色彩义作为词的一种附属义是附加在理性义上的,它表达的是人的特定感受或语境赋予的特定意义。因此,随着成语理性义的改变或人的特定感受的改变,成语的色彩义也可能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①感情色彩义的演变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由褒义变为中性 
  金科玉律——原指完善的法律条文;后指必须信守的准则,或不能变更的信条。 
  一丝不挂——原为禅宗用语,比喻不受尘俗的牵累,泛指毫无牵连拖累,十分清爽;现用来形容人赤身luo体。 
  (二)由褒义变为贬义 
  张大其事——原指扩大、显扬他人事迹;后多用来指故意把事情扩大。 
  花天酒地——原指在美好的环境中饮酒作乐;后用来形容沉迷于酒色的荒淫腐化的生活。 
  (三)由中性变为褒义 
  阳关大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后用泛指通行便利的宽阔道路,也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安之若素——原作“安之若命”,指人把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的,因而甘于承受;后作“安之若素”,指遇到反常或不顺利的事情,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四)由中性变为贬义 
  粉墨登场——原指化妆上台表演戏剧;今多用来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讽刺意。 
  陈陈相因——原指陈粮相叠加,后比喻沿袭陈旧的一套,没有改进或创新。 
  (五)由贬义变为褒义 
  昆山片玉——本为谦语,表示自己只不过象是昆仑山中许多玉石中的一块。后用来比喻难得的杰出人才或事物。 
  从井救人——原用来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并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用来比喻冒极大的危险拯救别人。 
  (六)由贬义变为中性 
  大惑不解——语出《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谓十分糊涂,不懂什么道理,含贬义;后指对某事感到疑惑,不能理解。 
  因陋就简——原指对浅陋的状况因循苟且,不求改进;后多转用来指因循或将就原有的简陋基础(条件)办事。 
  四、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分析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