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主动·发展 数学课堂的关键
在十几年的教书生涯中,我力求自己通过科学的、艺术的、能够抓住学生心灵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健康的发展,智能得到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和谐、 主动、发展”这6个字做为我行动的准则,使之形成我的教学特色。
一、和谐
(一)我对“和谐”的理解:
1.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即知识传授、智能发展、品德教育、 美的陶冶、行为的感染等,要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才能实现,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学生的灵魂要靠老师的灵魂去塑造,而教师的灵魂是从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乐为
学生奉献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教与学、知与能、德与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理与情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积极地探索。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是知识的真正建构者。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任何其它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该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均能获得 正常的、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谐”的。
在课堂上,建立了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师生才能平等交往,相互交流信息和情感,才能产生积极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争论对老师的讲授有不同看法 ,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上有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 课堂上自己融于教材,融于课堂,融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气氛之中,以真情教书,以真情待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以真情在学生心头树起良好的教师形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是靠后天培养形成的。 在课堂上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