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诸元素交融的哲学思考
(学生思考)
生28:不加进去,就表示掌柜等人对孔乙己毫不关心和喝酒的人看热闹的心态。
师:你觉得这段话是对孔乙己的毫不关心吗?
生28:关心了,但关心的是被打的故事,很好奇,很想问个究竟。
肖老师引导学生锤炼语言,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的言语内容是不同的。这样,把学生的思维点化开来。同时也是真正基于写作思维的训练。
这些听说读写的活动环环相扣,难度逐步加大,思维层层深入。学生经历着由“记忆、理解、应用”的低级思维到“分析、评价、探究”的高级思维的历练。
由此可见,肖老师的课堂如同参天大树,主干挺拔,枝叶繁茂,做到了简约与丰厚的统一。肖老师“浅浅地教语文”的魅力可见一斑,这也正是他运用“教学辩证艺术的充分体现”。
二、教学活动:随心与匠心的交融
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十分丰富,且有条不紊。教学活动的衔接与转换,看似随心的安排,其实是在把握了恰当的时机突变中,带着学生踏上铺就的台阶,走进全新的教学活动中去寻胜探幽。
(一)随心导入
生:肖老师生日快乐!
师:谢谢你们的王老师记得我的生日,也谢谢同学们能记住我的生日。请问,你们知道孔乙己的生日吗?
(生摇头。)
师:你们知道孔乙己的真实名字吗?
(生摇头。)
师:你们知道孔乙己的家人吗?
(生依然摇头。)
上课伊始,简单对话。由学生的祝福生成“你们知道孔乙己的生日吗”,这一个小小的环节,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这一个环节可谓“一石二鸟”。应答中起到预热课堂的作用,让课堂气氛先活跃起来,同时又切入文本的学习。而生成的这一问题又为后面两个问题做铺垫,从而将教学从温暖的开场问候,转到了对孔乙己生活穷困潦倒、人格惨遭践踏与命运悲惨必然的关注上。
(二)随心板书
肖老师在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这一问题时,总是随手板书到黑板上,如“忘——看——记”,这些板书的内容不仅加深了对情节的印象,也是为随后的教学环节做准备。
因为有了这个板书,肖老师就能顺势提问:“通过记住,通过忘记,通过这些看,你觉得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还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从而推进到“围绕老师的板书来看,还可以看出什么”的教学环节。当学生思维被激活而欲罢不能时,肖老师根据板书说:“这些人,主要是什么人?”从而收束这一教学环节。
当板书“记”与“忘”时,肖老师是在铺垫。当说“看”时,在三个字之间进行连线,肖老师就是在“突变”。线连好了,突变就完成了,一张单调、无聊、冷漠、凉薄的世界以及社会关系的图景赫然呈现在黑板之上,情节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就清晰地揭示出来了。
在课堂教学活动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肖老师看似随手而写的板书,不仅训练了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而且也启迪学生的思维由感性的浅层走向理性的深层。
(三)随心追问
在分析“你还能记住孔乙己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说出“落魄”。此时,肖老师并未止步,而是随口追问——
“落魄,哪些句子可以说明?”(这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文本。)
“‘落魄’这个词用来形容人的境况,更多的是指物质经济状况,你为什么从他的表情上来说明? ”(质疑,把问题再抛给学生。)
“应该是‘落寞’”(出现了思维盲区。)
肖老师首先肯定了学生“落魄”说得很好,接着肖老师又反问了一句——
“在孔乙己眼里,什么落魄比没钱、生活过得差更糟糕?”
学生一顿,随即大悟:“他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顺利。”
看似随口追问,体现的恰恰是肖老师对学情的精准判断和有效引领,轻轻一“追”,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对人物形象本质的思考上。
两次问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原来“落魄”不仅指人的境况以及物质经济状况,真正的“落魄”体现在仕途上的不顺利。受科举毒害才是最能体现孔乙己承受不住打击的伤痕之所在。
每一个设计总在凸显自身环节价值的同时,又极自然地将教学推向下一个环节;每一次“突变”,总能做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和谐统一⑤。这样的突变,使得整堂课丰厚而不杂乱,
三、教学点拨:及时与延时的交融
这节课,让人惊叹的还有肖老师点拨学生学习的功夫。这里主要想谈谈肖老师点拨学生时“及时”和“延时”的结合。
这节课中,肖老师的及时点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做学生的知音,为其化解难堪
当学生课堂发言没能够准确表达时,肖老师会通过课堂小结的形式委婉地帮学生进行梳理,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化解学生的难堪。例如:
生52(读后答):从这里看出孔乙己十分想帮助小伙计,很善良。
师:想帮助谁?
生52:帮助鲁迅。
师:是鲁迅吗?
生52:不是,是“我”。
师:这关系到小说中的一个概念了。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所以这儿,孔乙己关注“我”,关注这个小伙计,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善良。但是这个小伙计却一样反讽孔乙己,看他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他说“谁要你教”“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一起来读读。预备起——
(生齐读)
很明显,学生一开始没有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肖老师作为教学过程中对话的“平等者首席”, 以诚恳的态度,做到“和悦以解”。 并以“首席”身份做适当的点拨,这样既培育了学生由衷言说的品格,又呵护了学生的心灵。
(二)做学生的导师,为其拨开迷雾
当学生的回答有失偏颇时,肖老师总会为他们排除思维的障碍,拨开心中的迷雾,指引他们思考的航向。例如:
师:对,这“乙己”还不是他的本名。再问,你记不记得孔乙己家里的人?
生3:不记得。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他是孤儿。
师:孤儿,哪里看出来的?
生3:小说没有提到他家里的人。
师:没有提,你也不能随便下“孤儿”这个结论,但他一定是孤独的人。课文根本没有写到孔乙己家里的人,也没有人去关注孔乙己家里的人。
肖老师将学生发言中 “孤儿”换成“孤独”,看起来只是一个字的简单替换,实际是思维的点拨。因为就本文“没有提,你也不能随便下‘孤儿’的结论”,并有意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课文根本没有写到孔乙己家里的人,也没有人去关注孔乙己家里的人,因而孔乙己是孤独的。
(三)做学生的帮手,为其提供支架
当学生没法继续发言时,肖老师总会巧妙地接上一句,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成为学生的帮手。
师:好,从这几句嘲讽中可以看出他们最惦记着的是孔乙己的伤疤。再看看,还有没有?
生24:他们还惦记着……(语塞,一时说不出)
师:这些人记得伤疤,还记得他的什么?看一看后面的故事,他们最记得孔乙己的是什么?你来说。
生25:他们还记得孔乙己被吊着打。
在肖老师这一接应下,学生根据提供的支架,使接下来的发言顺畅多了。因此,教师及时的点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
而对于课堂的提问,学生回答出现了问题时,肖老师采取延时点拨的方法,暂时搁置问题,伺机再提出来。
师:你记得孔乙己什么?
生7:我记得孔乙己的骄傲。
师:骄傲?为什么?
生7:因为他到咸亨酒店吃饭的时候,他不同于短衣帮,他穿的是长衫。
师:哦,长衫。穿长衫为什么是骄傲?
生7:因为这是读书人的象征。
师:也就是说,那是一种自认的身份的象征。
学生用“吃饭”的情景来描述孔乙己的骄傲心理,明显不够准确。肖老师及时进行了质疑和点拨,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肖老师没有纠缠于此,而是继续后面的教学。当学生明白“骄傲”是因为“穿长衫”时,肖老师才旧话重提。
师:同学们,他刚才说话有一个地方出问题了,他说孔乙己吃饭的时候.孔乙己到咸亨酒店是吃饭吗?
生(齐):不是,是喝酒。
师:吃饭和喝酒有什么区别?
生8:吃饭更阔气。
师:他有没有能力到那个地方去吃饭?
生8:没有,他很穷的。
师:最多是一碟茴香豆,两碗酒,是吧。请坐。
这种教学,无论是及时与延时相结合;抑或有意,抑或无意;也不管是纠偏,还是提升,都是肖老师课堂教学辩证艺术的体现。
综上所述,肖老师之所以善于运用教学辩证艺术实现“浅浅地教语文”,正是来自于他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面而扎实的把握。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言意转换的实践研究”( 编号:2015JK11-Z021)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文本对话培育初中生言语智慧的行动研究”(编号:E-b/2015/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①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④肖培东:《残喘在“忘”与“记”之间的苦——我教<孔乙己>》,《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1期。
⑤蔡成德:《课堂诸元素的和合共生——黄厚江<我的叔叔于勒>课堂观察》,《语文建设》,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