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阅读教学人文情怀的认知与表现
“人文情怀“包括两个层面:人文和情怀。“人文”指人文精神,是一种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的精神;“情怀”是指一个人以某种情感为核心对待事物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状态。人文情怀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那种“洋溢着人文情感的胸怀”,是人文精神与人的情感体验、情感世界的最佳契合点。人文情怀是个人对真善美的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情怀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文本中的真善美。
李镇西对“人文情怀”有他自己独特的认知。他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是一个有人文底蕴的人。它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①那么,他在阅读教学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文情怀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依据这四方面解读他人文情怀的认知,并赏析其在阅读教学中的表现艺术。
一、引导学生品味情感
情感,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的感情,即对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情感与理想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就应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去品味文本中的情感。
(一)承认文本也是“主体”
李镇西老师认为,要感受、理解和品味文本中的情感,首先得承认文本也是主体。他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学生、文本以及编者之间的对话。现在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但我认为还不够,我们应该将文本及文本作者纳入阅读过程的主体行列。文本之所以是主体,不仅是因为它也是一个精神承载者,而且它参与了我们的对话与交流,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②唯有承认文本也是“主体”,文本细读中的情感品味才能得以真正落实。
李镇西阅读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方法是朗读。因为朗读就是对文本主体地位的关注,同时朗读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李老师反复引导学生朗读。有自由读,其目的是观察学生对词的熟悉程度,对字音的准确度;指名读,具体考察个别学生对词的理解程度;老师示范读,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揣摩词的内涵;齐读,在朗读中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万丈激情。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在读之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肤浅甚至偏颇的,但是等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完成以后,学生就能理解了这首词的主题,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内涵。其实不止是在诗词教学,在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中,李老师也很重视学生朗读,这既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对文本主体地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