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3.对数学思考的评价 
  对数学思考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否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统计的观念。
 三、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必须处理好学生个性与社会性这一对矛盾,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完美统一 
   
  在“生命课堂”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与提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焕发,使课堂教学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但与此同时,如果在倡导教学民主时不敢强调教学纪律,在尊重学生个性时忽视了教学秩序,则会导致学生个性凸显了但社会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事实上,只有社会性没有个性的人,不是现代化的人;同样地,个性有余而社会性不足的人也一样不是现代化的人。因此,科学的教育要求教师,在忽视个性发展的课堂中,必须充分尊重与提倡个性;在充分尊重与提倡学生个性发展的“生命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培养。社会性体现在学生身上,表现在对学校各种规范和要求的遵守上,表现在课堂教学各种规范和要求的遵守上。课堂教学功能的认识,由“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理性认识的大飞跃,彰显出了对学生自身价值的理性关怀和人文关怀,也反映出了课堂教学实际的迫切呼声,更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认识的深入并不代表实践的到位,也不一定体现认识的丰富。 
  如笔者所带班级的一个叫王辉的同学,自从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就听这个班级以前的数学老师说他非常有个性,上课时还经常和老师对着来,与班里的同学也相处的不是很融洽,于是,我决定对他进行了解。通过对他以前的授课教师、同学、父母进行了解,我发现原来他学习成绩很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好,至从有一次他的班主任训斥了他一顿以后他的性格就完全改变了。我顺藤摸瓜,对他以前的班主任进行访谈,班主任也对当时对他的态度感到很后悔,不该那么骂他,他说那也是为他好(因为那次他联系旷了三天的课,也没请假,后来班主任才得知是因为他爷爷住院了,家里没人照顾,他去医院看护爷爷了)。了解完一切的情况以后,笔者上课经常提问他问题,任命他为数学课代表,课后经常与其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的学习情况。经过一个学期以后,期末王辉取得了班级第五的良好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进步很大,跃居班级第一。毕业的时候,王辉给我写过一封信,信中说他很感激有我这位老师,如果不是我,他可能一直堕落,一直叛逆,是我给了他温暖,让他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看到这里,我很开心,为有这么一位学生而骄傲。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应当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给学生以教诲,让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生命的真谛,为社会培养大批生命、思想健全的人才。 
   
  四、结语 
   
  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和恒心。目前,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己不同程度参与到生命教育中来,但还要力争扩大社会教育的参与力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其教育内容要通力挖掘,应全面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每位教师都有生命教育的责任,都要确立生命教育的意识,不断拓展生命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娜.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6,(1). 
  [2]韦柳琴.论生命教育[J].高教探索2007,(2). 
  [3]徐秉国.台湾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特点[J].教育评论,2006. 
  [4]李晓华.论关注生命价值与教育[J].教育科学,2006,(4).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