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浅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浅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梁思尧[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3. 教师缺乏有效、可操作的评价。评价是为了调整组员的行为和活动,引导组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大部分教师认为小组成员的学习效果难以定量定性的评价。有的课堂为了评价而评价,有的定量定性评价繁琐,成为小组合作推广的障碍。 
  (三)学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要求 
  1. 不懂倾听。学生合作时,经常出现同组学生各说各的思路和见解,谁也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的情况。这样的合作只是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2. 懒得思考。常常发现:一个学生回答后,其他学生随着他的思路往下说,如果老师不要求变换思维角度,他们就很难从一种思维情景跳出去。 
  3. 依赖同伴。合作学习中有不少学生不敢提问,观望别人,依赖同伴,信心不足,担心提问过于简单引人嘲笑。 
  二、改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的有效性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实践总结了一些策略: 
  (一)合理构建小组 
  构建小组时按能力高低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再考虑性别比例、个性特点、交往意愿、守纪状况等因素,把全班分成若干个4或6人小组。按“组间平衡,组内互补”原则分组,组间平衡是指组与组之间人数、综合实力相当;组内互补是指同组组员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上层次不同,保证组间竞争公平,组内成员优势互补。 
  (二)分工与规则具体化 
  1. 分工具体化 
  为促使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须明确分工和组员角色。如:让威信高综合能力强的同学任组长,主持组内交流;让语言归纳能力强的同学任记录员,记录本组学习结果;让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任发言人,综合本组发言内容;让责任心强的同学任检查员,检查组员学习情况,控制小组纪律。使每个成员都有明确分工,避免无所事事,教学中要求同小组根据分工相互配合。另外,可根据学生能力和意愿定期调换,使学生保持新鲜感,这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 规则具体化 
  制定具体化“规则”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如个人倾听规则:a. 听同学发言要专心,边听边想,记住值得肯定的要点。b. 不要随便打断别人发言,有不同意见待同学表述完后再提出。小组交流规则: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等。 
  (三)科学引导学习过程 
  1. 问题设计科学化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