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促成模具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
摘要:为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推进模具教学模式的革新。本文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联合办学为主线,对模具产学一体化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订单”合作模式、共训“双师型”教师、建立实训中心及实习基地等途径,实现资源共享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模具教学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
学是产的基础,产是学的检验,两者相辅相成。所以职业学校要加强模具专业产学的一体化,围绕社会与行业需求,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办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学生就业提高保障。
一、“订单”式定向人才的培养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通过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课程和实习计划等方式,来完成从培养到就业的过程。其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学校以接订单的形式承担企业的人才培养,企业根据自己具体的岗位需要,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学生,这批定向生的具体学习课程由企业指定安排。其过程中可采取工读结合的模式,企业要招聘所有的定向培养学生。另一种模式是在企业与学校签订了培养协议之后,企业就参与到学校每年模具专业新生的笔试、面试以及体检当中来,但主要还是由校方负责选拔学生组成“定向班”,“定向班”的教学计划和培训教材由双方共同商量制定,建议基础课程由学校制定,而专业课程则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同时,企业定期派技术人员到校,与模具专业的任职教师一道对定向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培训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到该公司顶岗实习,公司根据学生表现可优先录取。
此外通过设立奖学金、举办模具竞赛等形式,来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己预备员工素质。总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 “招生、培养与就业的一体化,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的同时也为学校争得了企业提供的优质实验实训资源,真正做到零对接。而且,“订单”式培养模式由于其教学的针对性强和对学生就业的保障,已成为现今校企合作的热门模式。
二、“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
要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所以我们教师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职业院校还要联合企业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具体的培养方式可概括为“派出去”和“请进来”。
(一)派出去:定期从模具专业教师中选派爱岗敬业、基础扎实的教师到合作的企业中去参观学习或者顶岗实践,由企业提供食、宿,并免费培训。企业按照专业技能的要求制订“顶岗实践培训方案”,通过让教师学习注塑模设计及制造、冷冲模设计及制造、数控编程及加工,以及企业新的三维设计软件等,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技术更新保持同步,以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缩短企业的用人要求与学校培养人才之间的距离。
(二)请进来:除了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中去观摩学习,学校也应该邀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提供最新的技术资料和最新的模具设计软件等,要求企业将学校看作自己培训机构的一部分,把对教师的培训作为自己的分内事。
三、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双重保障
模具专业分为模具设计和模具钳工两个方向,其中模具设计强调空间布局,对理论知识要求更高。而模具钳工则强调动手能力,对实践技能的要求更高。因此,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该对学校的理论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进行合理的分配,通过在校内建设实训中心和在企业内建设实习基地的形式,为模具专业学生的教学提高全方位的质量保障。
(一)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
在建校内实训中心时,学校应该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学院进行现场的指导,如:建模具制造中心时,将学校的实习工厂改造为模制造中心,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建设,缩短校内实训与生产实际情景之间的距离。而在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下,企业也可以把对自己员工的培训和专题研究交由合作学校来完成。企业提出研究内容并提供研究经费,学校负责组织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科研成果归企业和学校共有。这是学校充分发挥师资优势的具体表现,为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做好铺垫。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专业实习是模具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和学校应联合起来,做好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食宿和上岗操作的机会,并给每组分配一个技术人员监督并指导学生的工作,借助现代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实战经验丰富的职工来对学生进行实习教学,学生可以切身了解到现代企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企业的用工需求,通过实际的操作检验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之后都后直接进入实习企业工作,这为他们以后快速融入企业工作氛围、做好了准备。以学校为培养基地、企业为实训基地的联动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有效模式,为实现双赢做足了准备。
四、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好模具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双方优质资源的共享为社会与市场培养各自所需要的人才,并推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这是教学与生产的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