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理念下的创新素质教育评价
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在主阵地——课堂学科教学中进行。例如,语文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来发展新思维,听讲时敢于提出不同看法,讨论时能说出新颖独特的见解,阅读时善于对课文能进行联想和发散,作文时能从多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众所周知,评价具有区分、激励和引导的功能。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也应该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
四、创新素质评价与考试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进和完善现行的单一考试评估体系。评价手段和评价主体是多样的,既要关注过程,也要关注结果。
首先,评价形式可以是自评、同学评、教师评、家长评和总评,可先和学生一起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制订出评价主体——学生的评价等级标准,再综合得到总评等级。学生自己可按照“新三好”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同学、教师和家长进行评价,总评“优”的学生即可获得“新三好学生”的称号。
其次,要切实推进等级评价。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推进等级评价势在必行。我们要加快百分制到等级制推行的进度,建立等级加激励性评语和特长评定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评价技巧上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评价过程里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挥,提倡自我评价与自我欣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尽量减少同类评价结果的横向比较,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再次,可以依据大纲提出的评价要求,采用分项测评、综合评价的方法,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如对每一个单元进行的测试结果,教师都做好记录,每一次上课学生的表现,教师也做好记录等,这样平时的表现与期末的测试各占一定的比例。期末考试的内容也不只局限于试卷,还应该包括听、说、读、操作等,各占一定比例来综合评价一个学生。总之,分项测评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既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推进了国家素质教育评价的进程。
综上所述,创新素质评价体系,淡化发分数名次的竞争,解放思想,科学育人,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获得求知的满足感、情绪的愉悦感、学习的成功感、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也正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 丁锦辉.初中教学评价[J].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4).
[2] 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J].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3] 王红,郭东岐.走进校本教研[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4] 梁海顺.技术创新方法与技术[M].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5.
[5] 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 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7] 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张晓明.新课程初中数学发展性评价[M].开明出版社,2005.
[9] 孔晓明.初中数学教育评价[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