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才会主动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由于农村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强调让他们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收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就谈不上阅读上下功夫。
 3.“考试”成了学生自由阅读的瓶颈。
 在农村,学生家长都渴望子女“跳出农门,”他们只希望孩子“念学校里的书。”每当孩子在课余时间拿起课外书时,他们就会以“不务正业”加以训斥、指责,严重者给予“没收”,这样就与新课标的要求相互矛盾。
 同时因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不少老师眼中,能掌握书本里的字、词、句、段、篇、章就很不错了,何必去耽误那么多时间去搞课外阅读?这直接导致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学生多数的课余时间均被文化课占去,根本无暇去读课外书。
 然而,开展课外阅读是一项重在提高学生素质,发展自读能力的教学措施。这种以“质量”是尊的观点让老师们面对课外阅读也望而生畏。记得一位语文专家对此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课堂教学的改革如在游泳池里游泳,水虽浅,但安全可靠,偶有险情,也救生有方;进行课外阅读的探索如到汪洋大海里去击水,虽能训练出弄潮好手,但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因此大多数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轻视课外阅读,经常用量化的作业、考试的武器挤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4.阅读无方割裂了学生课内外阅读间的联系。
 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选择往往以小说、故事类书籍,尤其是武侠小说、港台流行小说、神话演义小说为涉猎目标,甚至有些学生对言情、刺激性极强的“地摊书籍”也爱不释手、津津乐道。而科技类、社会科学类、百科知识类书籍却无人问津。从阅读的方法上看,他们读书前没有计划,随意性极强;读书时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看书后不做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
 在课堂上,一般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本的精读训练,而不太注重略读和浏览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为学生规定的九年内读完400万字的标准所依赖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略读和浏览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布置明确任务,对已明确的任务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