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
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跟踪检测。对涉及到的课外读物中的内容,教师往往以讲述代替学生阅读的感悟,让学生被迫接受教师的观点,严重挫伤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反思目前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现状,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并充分结合现有可利用资源,笔者近几年就尝试多面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1.着眼教学的可利用空间,多渠道搜集可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
针对农村中学生可供课外阅读的书籍匮乏的情况,笔者发动学生,在班内组建了一个图书角。组织学生购买各类书籍,订阅报刊杂志,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本人也自愿将自己的书柜搬到班内供班级使用。为保证书柜内有一定量的藏书,一是发动学生到校外收购旧书、可利用的废书;二是班内同学拿来家中的藏书;三是教师拿出自己的藏书供同学们借读,争取人均能有书可读。同时动员学生节约零花钱自己买书。还让全班学生自由结队,五人一组,每组订一份报纸,各组订报不宜重复。这样班内可订十多份报纸,供全班学生传阅。保证了学生 的阅读源,并不断增新,使学生“活水”不断。
2.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是改变当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当务之急。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么办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通过榜样激励、用好书调学生的味口、让学生收获激情等方法对学生阅读的兴趣加以引导。比如,我们可用作家的伟大精神或顽强的意志激励学生;可用故意设置疑问的方法吸引学生;可用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等等。如笔者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叙述鲁迅小时“早”的故事,介绍了他一生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和不辍笔耕、不懈探索救国之路的革命精神,激起了学生对这位伟大人物的崇敬热爱之情,进而引导他们阅读《朝花夕拾》、《呐喊》等作品。自然而然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进行了思想教育,真是一举多得。
对于不喜欢读书的学生,难度大一些。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去引导,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最好的办法是利用课余时间,把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讲故事。先由老师做示范,要声情并茂,完了在让学生自己讲。讲得好的给予鼓励,如奖一张奖状,一支钢笔之数。一时讲不上的,推荐书让他们去读,然后再讲。这样,学生的兴趣很容易激发起来,能起到事半功
反思目前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现状,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并充分结合现有可利用资源,笔者近几年就尝试多面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1.着眼教学的可利用空间,多渠道搜集可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
针对农村中学生可供课外阅读的书籍匮乏的情况,笔者发动学生,在班内组建了一个图书角。组织学生购买各类书籍,订阅报刊杂志,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本人也自愿将自己的书柜搬到班内供班级使用。为保证书柜内有一定量的藏书,一是发动学生到校外收购旧书、可利用的废书;二是班内同学拿来家中的藏书;三是教师拿出自己的藏书供同学们借读,争取人均能有书可读。同时动员学生节约零花钱自己买书。还让全班学生自由结队,五人一组,每组订一份报纸,各组订报不宜重复。这样班内可订十多份报纸,供全班学生传阅。保证了学生 的阅读源,并不断增新,使学生“活水”不断。
2.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是改变当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当务之急。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么办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通过榜样激励、用好书调学生的味口、让学生收获激情等方法对学生阅读的兴趣加以引导。比如,我们可用作家的伟大精神或顽强的意志激励学生;可用故意设置疑问的方法吸引学生;可用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等等。如笔者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叙述鲁迅小时“早”的故事,介绍了他一生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和不辍笔耕、不懈探索救国之路的革命精神,激起了学生对这位伟大人物的崇敬热爱之情,进而引导他们阅读《朝花夕拾》、《呐喊》等作品。自然而然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进行了思想教育,真是一举多得。
对于不喜欢读书的学生,难度大一些。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去引导,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最好的办法是利用课余时间,把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讲故事。先由老师做示范,要声情并茂,完了在让学生自己讲。讲得好的给予鼓励,如奖一张奖状,一支钢笔之数。一时讲不上的,推荐书让他们去读,然后再讲。这样,学生的兴趣很容易激发起来,能起到事半功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