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学案例

《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学案例

[作者:张晓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七课教学内容。本课旨在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创作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这种创作意图可能针对现实,也可能针对艺术,但无论针对什么,它与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隋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针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如何体现的这个问题,本课主要是从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三种不同美术表现的风格类型来展开分析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分析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从艺术家创作意图的角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
方法与过程:通过教师讲授、师生问答、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活动,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进行归纳、分类和总结,从而掌握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创作意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养成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关注艺术家创作意图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试图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艺术家的作品都表现了他们的某种创作意图,这种意图又都有现实的依据。同时,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创作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难点: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和联想能力。学生往往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有一定的神秘感,可是面对美术作品时又不知如何进行分析。本课试图让学生学会从创作意图的角度分析作品,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高中学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归纳、分类、总结等方法,引导他们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设备、教材。
学生:教材、自行搜集的资料、彩色纸、双面胶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以“尊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将课堂教学的程序设计为“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感悟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一艺术家用不同形式表现千姿百态的画面一发现艺术家的创作轨迹一探究发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一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表现方式一情感拓展一综合实践”,通过美术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正确释放情感。以抽象美术作品创作,表达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展现生活的美好,畅想美好明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
在音乐声中,教师课件展示文字“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教师由文字内容引入教学内容:“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罗丹的名言。罗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被誉为“米开朗基罗之后最伟大的雕塑家”。1891年罗丹接受法国作家协会的邀请,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塑造一尊雕像。
教师提问:大家了解巴尔扎克吗?
学生A: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文坛的巨星,《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的作者。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继续提出问题,带动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巴尔扎克的一些作品,凭借你的经验和感官认识,在你心中,像巴尔扎克这样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下?
教师适时提示学生:他是一个欧洲人,你希望他的形象是怎样的?
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讨论并回答:巴尔扎克应该是手持文明杖、身穿燕尾服的谦谦君子……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照片:请看老师带来的巴尔扎克的照片,(图1)和大家想象的一样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入艺术家的角色,使学生明确艺术家的创作都有其意图。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家,想要塑造巴尔扎克这样伟大的文学家,你会如何去表现呢?你怎样通过艺术处理来表现他的伟大?假如你是画家、摄影师、雕塑家,又会怎样表现他呢?
讨论结束后,教师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
第一小组代表:如果我是画家,我会画—幅油画,画面中,巴尔扎克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
第二小组代表:如果我是一名摄影师,我会用我的相机抓拍他的一个生活场景,例如他走入百姓生活中与百姓聊天的画面。
第三小组代表:我如果是一名雕塑家,会把他塑造成—个高大的形象,眼睛大而充满智慧,高鼻梁,头发凌乱,西装笔挺,腋下夹着一本厚厚的书。
……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可贵,这就是你们的创作意图。(板书:创作意图)我们都希望自己喜欢的艺术形象问世。我们来看罗丹又是如何表现巴尔扎克的。
教师展示雕塑作品图片(图2)并提问:艺术家表现的巴尔扎克和你们期望的有没有差别?我看到了你们表情里所流露出的失望、不解和疑惑……
教师继续讲解:那罗丹为什么会把—代文豪塑造成这种形象呢?他想要表现的是什么呢?罗丹用了7年时间创作了《巴尔扎克》。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巴尔扎克的作品,研究有关这位作家的容貌、个性和举止的资料。请看屏幕上的文字,这是对巴尔扎克的简要概述,请同学们用1分钟时间浏览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对巴尔扎克的印象,以及你是从哪句话得出结论的。
教师课件展示巴尔扎克的创作人生,音乐响起,请学生带着感情朗读。
学生用掌声回应。
教师:读了这段文字,你对巴尔扎克的印象是怎样的?哪句话形成你对巴尔扎克的印象?
学生B:他是—个工作狂。
学生C:他是—位高产作家,是个工作狂,没有时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常常随意地披—件大衣。
教师小结:我们来重新审视罗丹的《巴尔扎克》。这是一尊写实的人像,有一点儿夸张,那是罗丹为了突出巴尔扎克雄狮般充满智慧的头脑。作家彻夜未眠,凝神思索,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任凭思绪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巴尔扎克》经历了风风雨雨才被世人所接受,它代表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心灵对话,是—件纪念碑式的艺术作品。
教师过渡语:罗丹又是如何评价这件作品的呢?
教师课件展示罗丹的话:“它是我一生创作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结果,是我美学原则的集中体现。”
教师继续引导: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这件不被大家认可的作品,却被罗丹视为他的巅峰之作?
学生D:艺术家的表现形式和普通人不一样。
学生E:艺术家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了作品。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对,艺术家是按照自己的某种意图来创作美术作品的。罗丹正是按照他的意图创造了这件伟大的作品。所以说,艺术家有什么样的意图,就有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在“创作意图”前板书补充“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以完整呈现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艺术家的创作都有其意图,以及因为借助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
二、学习“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1.明确“创作意图”的含义
教师由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讲解“创作意图”的含义:创作意图就是艺术家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是艺术家在对事物理解过程中的突然顿悟,并准备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板书: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2.欣赏并分析毕加索的雕塑作品《牛头》
教师课件展示毕加索的雕塑作品《牛头》图片(图3),并提问: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件作品使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F:老式车座和车把手。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进一步讲解:的确,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老式车座和一个车把手,可这又是毕加索带给我们的雕塑作品《牛头》。生活中现成的材料到了毕加索的手里,经过他的一番巧妙构思和艺术加工,便成了这件《牛头》。这样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现成品雕塑”。同学们一定很佩服毕加索吧,那就说一说,你们佩服他的什么呢?为什么?
学生G:想象力丰富。
教师:艺术家比一般人更具视觉上的敏感性,他们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一旦他们受到现实或是艺术的某种触动,便会有感而发,激起创造和表达的冲动。
教师适时总结: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现实的触动和自身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板书:现实触动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有的是针对社会现实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有的则是针对艺术问题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板书:观点、主张)请同学们思考,哪些因素会激发艺术家创作的冲动?(板书: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打破了学生对艺术的神秘感,启发学生探寻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提问以引出后续学习内容。
三、学习“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导语:“有一位哲学家说:当我们理解艺术的时候,它很大程度上也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了解了一段历史。接下来我们就从美术作品走进历史,感受作品背后的故事。”
1.从愚公移山的故事引入美术作品《愚公移山》,引导学生联系作品诞生的背景进行分析。由二者相同的时代背景引出作品《格尔尼卡》,分析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
①课件展示中国画作品《愚公移山》(图4)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愚公移山的故事?
学生H叙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教师介绍《愚公移山》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这件作品是徐悲鸿1940年创作的。1940年的我国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
学生I:抗日战争时期。
教师追问: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影响因素是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现实和古代愚公移山的传说。(板书:战争和传说)
②课件展示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图5)
教师讲述《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在西班牙也发生了一起悲惨的事件。我们来看大屏幕。(课件播放格尔尼卡战争图片)
教师继续讲述:发生了什么事情?战争。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平民丧生。这一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毕加縻,仅用了六周时间就画出了—件长达8米的巨幅作品,并取名为《格尔尼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画面中有几个人物?
学生们在认真地数着:好像很多。
教师接着说:仔细数下来只有六个人物。准确地说,仅仅六个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人物局部,就完全把我们带入了恐慌、杂乱、无助、逃生的战争场景之中,仿佛事件就发生在眼前。六个,不,六十个,不,六百个人就在你的身边奔跑求救,你还能安静地坐着吗?赶快逃吧!这就是毕加索想要传达给我们的。
教师提问:从这两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是什么?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