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枯燥的,尤其是复习课,给人的印象不是教师简单机械地梳理知识,就是运用题海战术进行复习,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非常少。这样的复习课使得学生感觉学习乏味(表现在已掌握知识的学生没兴趣,没掌握的学生不爱听),达不到复习课的目的和要求。那么,如何在数学复习课中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让数学复习课成为学生喜欢上的课呢?笔者认为,在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达成如上目标。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由英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它的特点是整体感强,色彩鲜艳,重点突出。简单地说,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正所谓“一图胜千言”。数学知识本身是具有原理性、联系性的,借助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可以把零乱的、繁复的知识串出一串串既各自独立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知识网络图,再配上鲜艳的色彩和图案,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就像有很多幅美妙的图画一样,从而减轻学习负担,很容易就掌握数学知识。其通过对众多知识点的自由组合或建构多种方案,树立全局的观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对比、欣赏与尝试
在接受一件新的事物时,人们总是喜欢与以往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前的整理复习,都是用知识树的形式,主要是以文字描述为主,整理出来的结果都差不多,形式单一,内容也单调。而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复习,不同的人,因为性别、知识背景,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制作的思维导图也不尽相同,具有个性化。它是向四周放射性扩展和记录所有的与中心主题或知识点关联的内容,可以更充分地发掘人的潜能。如以下四幅图中,图1、2是传统的整理复习方法,图3、4是运用思维导图的整理复习方法:
通过直观、鲜明的对比,学生对思维导图产生好奇心理,进而产生学习应用的欲望。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秀作品,学生从中体会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会尝试读图、模仿和制作。这时,我们再告诉学生思维导图就是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来”,用文字和图形将你的想法“画出来”,把枯燥的文字变成开心的图案。这样,学生理解与接受起来就非常容易。
第二阶段:制作阶段
1.帮助学生建立与主题相关的网络图
上复习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思维导图的作用和操作方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复习》为例,首先,教师在黑板的中间画一个椭圆形,写上“圆柱与圆锥”,然后向两端伸展。当学生指出一端写圆柱,另一端写圆锥时,就要引导学生找出与中心主题相关的概念,并列出来。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翻看课本和练习,找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明确它们的联系。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是主动进行整理复习的,他们非常积极去翻阅资料,找出了本单元学过的内容并联想到与主题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
生1:圆柱学习了“圆柱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圆柱有2个面,无数条高”“圆锥的认识”“圆锥是体积”等。
生2: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
生3:圆柱的体积是由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来的。
生4:圆柱侧面是长方形,可以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求出。
生5:我们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长方体的知识、圆的知识来学习。
……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列出来的概念进行排序:把最笼统、最抽象的概念放在最高位置,然后将其余的概念一层一层地排列下去。
下面是学生作品(见图5、6):
思维导图利用了色彩、线条、关键词清晰地规划出整个单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并刺激学生联想与之相关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内容记下来,促使他们在学习和倾听阶段都保持着高度注意力,并优化记忆。由于是刚接触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大多还只停留在概念的整理上。
2.建构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模式
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涉及如何快速地阅读和整理信息。通过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来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整理复习这部分内容(必要时引导学生集合众人的智慧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在多次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然而然建构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复习课中的运用的教学模式”(见下表):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能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思维导图的方便与价值,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复习。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一课的复习为例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1.课前先让学生独立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整理复习,课内引导学生4人小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选出本组整理出来的最完整、最清晰地呈现知识之间联系与区别的作品,然后与全班交流。2.选出最佳的网络图进行全班交流,使学生更加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评析:孩子们群情激昂地欣赏、评论各小组推选出的作品,参与面达到了100%,与以往的复习课堂上学生不参与、不举手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师:请优秀作品代表用一句话描述你的思维导图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