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谈“构建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模式的几个用力点

谈“构建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模式的几个用力点

[作者:曹霞[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例如,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虽仅有约170字,但其内涵极其丰富和深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被囊括其中。一位教师在刚开课时忽发奇想,放弃了原来备好的一些讲课内容,腾出时间来多媒体展示课文第一段所写的六个“举”人的故事,虽然他花了整节课一半的时间来“讲故事”,但“生于忧患”这一核心思想,以一种既高度概括又生动有味的形式凸显出来,既帮助了学生对文言词语和句意的理解,又使学生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思想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其教学效果是全面的、多元的。 
  第四,以师生平等为基础的“对话”,构建和谐生成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积极对话,在对话中资源、经验共享,思维交流碰撞,不断产生新知的火花、激荡情感的体验,而师生关系的和谐、通畅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预期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一致的声音”,而是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能够发现不同声音中的共同旋律,引导学生对实质性问题得出一致的正确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因素,使之发扬光大,对学生认识中的偏见甚至错误,要积极引导,而不能含糊其辞、姑息迁就。对那些与学习内容无多大关系的问题,可以一句带过,课后再讨论。这就涉及到教师把握“问题”价值的判断能力,这是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智慧灵光的闪现。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就必须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