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小学语文课堂程式化提问的表现及应对

小学语文课堂程式化提问的表现及应对

[作者:周信东[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提问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研究课堂提问是课堂研究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一学年对乡村、集镇、城区等42所学校一至六年级近400节课的观察发现,教师平均每3分钟提问2次,年级越低频次越高。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专项分析发现,虽然文本体式丰富多彩,“核心教学价值”不尽相同,但有些问题或问法惊人一致。经历小学六年训练,学生可用一套程式化话语系统应答,无任何学习效果。如何避免这些提问呢?以下试做分析。
  一、 套用原文式提问
  套用原文式提问是指问题距离原文很近、学生只要读出文章相关语句即可解答的提问。这样的问题教师不求问的质,只求问的次数和频率;学生无需对文本进行提炼和整合,仅是简单复述文本原话,意义和价值都不大。
  距离产生美感,距离也会使大脑产生思维和思考的张力。问题与答案距离太近,无需思考,没有任何思维挑战,形不成紧张的刺激,产生不了学习满足的愉悦;问题与答案距离太远,又容易使学生丧失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提问要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学习水平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交集点”上。这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当下“这一篇”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要从整体入手,设计一个或一组统领全篇的“主问题”,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效果,还要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沿着这个“主问题”,从文本整体的角度或整体参与性上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
  二、 判断式提问
  判断式提问说的是课堂上学生只需要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提问。这种问题多是伪问题,教师随口问,学生应和着答。这种提问,有时候是为了获取学生齐答“好”“对”“是”,从气势上赢取“气氛”;有时候是为了缓解教师自己的情绪,调节教学节奏;有时候是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借口做摆设。这种形式的提问,学生为迎合老师,往往会根据教师的语气和表情有口无心地齐声应和,根本没有基于问题本身的思考和理答。到了高年级,学生就不会像低年级那样情绪激昂地高声“大合唱”,而是拖着长长的尾音有气无力地附和,可见学生已经对这种提问感到厌倦了。
  这种提问所涉及的话题浮于文本表面,学生思维的触须几乎没有摆动幅度,使语文学习窄化到了输入、接受的层次,只偏重输入性功能,而偏废了输出性功能,因此问与答均无任何实际意义,不能习惯地将之变成口头禅,应直接予以去除。
  三、 挖坑式提问
  挖坑式提问说的是教师以疑问语气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的提问。有些时候,教师可能估计自己预设的答案学生无法回答,或者学生的回答与自己预设的语词有一定差距,于是自己说答案的前半句,让学生接答案的后半句。挖坑式提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长期养成了讲授式教学习惯,二是课堂设计的话题过多,教学环节太庞杂,提问频率过于频繁,没有预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只能走过场。熟不知,这样的教学只会导致学生越来越浮躁、肤浅,导致他们没有了独立精神,没有主动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也将失去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师如果觉得自身预设的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时难以达成,此时万不可急于求成,直接呈现答案结论,应该懂得这正是教学的生长点,学生“正在思考的路上”,要舍得花时间让他们经历思考、实践的过程,要慢下节奏来,学会静静地等待,适时给予他们方法的指导,比如可以通过“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等路径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课堂随机应变的智慧,要身处课堂情境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阅读文本后的体悟,相机以追问、诘问、反问等指导性提问方式,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文本本身,发现文本字里行间或者文字背后隐藏的秘密。
  四、 流行语式提问
  有些教师看名师观摩课上设计的一些问题,觉得很有新意,或者与某种教育理念相吻合,于是便在自己的课堂上模仿套用。但这种套用只停留在机械复制阶段,并没有弄懂“名师式提问”背后的理念,不看文本、不分年级、不分课型,简单照搬,以至于在所有年级、很多课堂流行开去,成了流行语式提问。例如“看到课题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将之放在低年级、借班上课、学生从未接触所学文本,很容易诱发其质疑精神,培养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比如二年级学生初次看到《小稻秧脱险记》这个课题,可能会提问: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它怎么样了?等等。但如果是中高年级,又是平时的班级教学,学生已经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已经熟悉了文本内容,再提这样的问题,意义何在?
  流行语式提问有一个共同点:教师眼中没有当下“这一篇”文本、没有儿童,这样问只是为了推进教学进程,完成既定的教学步骤,是机械的过教案式教学。鉴于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立足文本、从儿童出发,备课时要依托“这一篇”文本的特点及“这一个”班级学情,从儿童的角度思考: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能读懂什么?会产生怎样的疑惑?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他们在有感情朗读时会碰到怎样的困难,该指导他们怎样通过变化语气语调、处理停顿等方式表达情感?只有做到目中有本、目中有人了,课堂对话就会更加真实自然,交流就会更加真诚融洽,不至于机械地走过场。
  五、 探究式提问
  几乎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发现这样一两个一连串的提问,比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蝴蝶?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能用朗读把这种理解读出来吗?”这类“串问”可称之为探究式提问。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探究式提问及学习方式几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先朗读课文相关段落,弄清楚事物特征、人物特点或事件的主旨;接着进入细读环节,抓住关键词,求证如何读出这层意思的;最后再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一遍又一遍地读出感情。经历这样指向文本、作者或读者思想情怀的理解、朗读,加上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点染,学生情绪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也能感染听课者,从而得到肯定。这种提问随着年级升高频次更高。这样的探究式提问引导下的语文学习属于解释学范畴,是典型的演绎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作为最常规的教学流程,普遍存在。利用演绎思维教学不是不好,但如果这种思维方式程序化了,思维模式固化了,就会弱化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思维的惰性,使得他们失去深度的、有个性的思考。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