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色彩义获得方式及认知、语用的特殊功效
1.比喻法造词语
比喻法造成的新词语,具有浓烈的形象色彩,如“钉子户、豆腐渣工程、黄金时间、铁饭碗、夕阳产业、阳光产业、斑马线、笔记本电脑、蝙蝠衫、蛤蟆镜、喇叭裤、蛇皮袋、海选、袋鼠族”,这些词语的释义常可以采用“像……一样的……”这种比喻模式。
2.描绘法造词语
用描绘方式造成的新词语,具有较强的形象色彩,如“爆满、热播、热卖、热销、热演、热映”,这些词语一般由修饰性成分来提示形象色彩。
3.说明法造词
用说明的方式造成的新词语,形象色彩较前二者弱,如“白领、蓝领、灰领、黄昏恋、碰碰船、旗舰、长线、潮语”,这些词语一般也由修饰性成分来提示形象色彩,但比描绘法造成的词修饰性稍弱。
(二)通过认知方式获得形象色彩
1.获得形象色彩义的思维方式是联想、想象
从词义接受的角度来观察,色彩词的能指和所指,是基于联想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一种语言中,一个词形(语素或词)总是与某些意象内容相联系的。因此,面对一个新词形时,固定在旧词形(语素)里的意象内容,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基础条件。联想前后的意象内容,不是相等关系而是相应关系。
2.获得形象色彩的认知模型:概念整合
从词形各片断的意象内容到形成新的整体词义,是经过意象映射之后得到的结果。
张玲曾根据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图示映射在言语感知中的作用。[8]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映射前后的意象内容分别属于输入空间和复合空间,输入空间的结构被选择性地投射到复合空间。通过映射构成一个新的复合空间,普遍遵循六条最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拓扑结构原则、网络联系原则、意义结构原则、充足理由原则、提喻压缩原则。在这些原则的要求和制约下,Fauconnier所分析出的投射映射、语用功能映射、图式映射、心理空间映射都是新词语获得形象色彩的方式和途径,只是每一个具体的词语所采用的认知途径可能与其他词语不同而已,对此,可以专文讨论。我们在新词语中随机挑了一个属于“语用功能映射”方式的例子“开红灯”来分析词形意象通过映射而整合进入新的复合空间的过程,即人的认知获得词的形象色彩的基本认知过程。
开红灯:比喻学生考试不及格。因不及格的分数常用红笔填写在考卷或成绩报告单上,故称。例:他太贪玩,有两门功课~。
“开红灯”这个语言形式与语义内容“成绩不及格”的相关,不是命题造成的,而主要是语用功能映射的结果。这个固定短语的意义不是动作“开”和“红色的灯”两部分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经过映射之后在一个新的复合空间中的整体概念。其中,“开”“红灯”是两个基本单位层级的符号,表述为“符号的第一级指示”;“开红灯”是复合后的整体符号,这个层级的能指和所指关联表述为“符号的第二级指示”。我们把“开红灯”这个短语中的两个层级的符号形式与内容的关联用下表来表示:
从词义接受的角度看,我们从词形“开红灯”得到两个意象线索:动作“开”和事物“红色的灯”,二者组合成“拧开红色的灯”这个整体,这是符号的第一级指示结果。在更大的世界知识图谱上,我们知道“不及格的分数常用红笔填写在成绩报告单上”这个常识。在这个背景图示(相当于Fauconnier所称的“类属空间”)的作用下,动作“开”和事物“红灯”投射到另一个空间。这个投射、整合过程受优化原则的制约,所以附着在动作意象“开”上的“施事、凭借/工具、时间等”内容在投射过程中被淡化直至略去,只有“动作(摁/拧)”被保留进入了新复合空间。但是,在投射和背景图示的双重作用下,“开(摁/拧)”略去了在原输入空间中的“摁/拧”这个具体动作,只保留了原型概念“动作”,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象内容:“动作(填写)”。
同样,附着在事物意象“红灯”上的“功能(照明)、形状、质料等”内容在投射过程中因为隐射和背景图示的双重作用而被淡化甚至略去,只有“红色”被保留进入了新的复合空间,而且,该“红色”被赋予了新的意象内容:“红色数字表示不及格”。背景图示中的意象及图示自身的完形功能会将词形各部分所提示的经验组织起来,让人们选择可以与背景图示相匹配的要素,并整合成一个新的复合意象。我们把这个投射和背景图示的双重作用情况图示如下:
这样,在社会知识背景和投射的双重作用下,“开红灯”完成了符号的第二次指示:“开红灯→考试不及格。”而词形中“开”的陈述性意义和“红灯”的指称性意义仍然保留下来,这种保留,是提示动态形象色彩的基本材料,它们让人在“不及格”义之外总会联想到“笼罩在红色中”的意味,虽然这个意味跟词形对应的新的真实内容(即不及格)并无本质联系。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使用频率的提高,词形与词义的联系渐渐固定下来,我们理解“开红灯”时可能不再如起初那么关注具体词形上的某些部分。这样,语言形式和语义的关系渐渐固化为另一个整体化、简化的投射认知过程:
新词语鲜活的形象色彩意可能会渐渐淡化直至消失,“开红灯”渐渐词汇化,而“考试不及格”则成为其理性意义。这是由语言使用规律决定的,也有待长期使用之后才能验证核查。
二、形象色彩义的功能
刘叔新认为词语形象色彩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1.具体指明词语的所指对象,增强语义的明晰性,有助于人们认识具体的事物对象;2.可造成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同义关系,是词汇同义组的一种构成因素;3.运用在言语中,可使搭配词语产生特殊的形象色彩,尤其能使话语生动具体,富于色彩。[9]此后,学者们关于词语形象色彩的功能的说法,大体上不超过这三个方面。
色彩义反映的是对象的非本质属性。不论是通过造词方式还是通过认知方式获得形象色彩义,都为词语在一个语言系统中具有自身价值而成为固有成员做出重要的贡献,也便利了人们认知和应用这些具有形象色彩义的词语。因此,形象色彩义的功能可从其在语言系统和言语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来观察。
(一)对语言系统(词汇子系统)所起的作用
形象色彩义对语言系统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词汇子系统。具体而言,集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丰富词义内容,给词义内容增添形象性体验
人的体验、感觉常常是复杂难言的,多数体验或感觉都需要使用大量的词语、句子才可能描述一部分。而在语义大系统中,一个义项在具有理性意义的同时渐渐地负载了感觉上的某些意味,并与词形建立了稳固的结构关系,这个词语就具有了形象色彩义。与没有形象色彩的词相比,有形象色彩的词提示了某种既有的形象性体验,因此,词义内容比单纯的理性义多了一部分。比如“跌渣”,理性义是“多到极点、非常多”,语素提示的动态体验(“唰唰落下碎块”)是生动形象的经验性内容,因而比单纯表示“数量大”义的理性义内容丰富得多。可见,色彩义在一个理性义基础上增添了某种形象性体验、,词义内容比只有理性义的词更加丰富饱满。
2.稳定和巩固新词语在一种语言中的地位
扩散,是稳定和巩固新词语在一种语言系统中的地位的关键性条件。在对形象生动效果的主体意识作用和能动追求下,具有形象色彩是新词语令人过目难忘、乐意用于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形象色彩具有稳定和巩固新词语在一种语言中的地位的作用。
如果新词语共时扩散速度快,那么完成一个阶段的历时演变、成为共同语的固有成员的时间则短。新词语的使用由个体语境逐渐扩散到群体语境的过程中,在语境扩散和使用主体表达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新词语使用频率由低到高,完成由言语成分到语言成分的转化,最终成为一种语言的固有成分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新词语新鲜、形象的色彩义适应并满足了人们对表达的求新、求雅、求趣等方面的心理需求,所以使用频率才越来越高。使用频率变高,伴随的就是语境的扩散,使用者的扩散。因此,词中的形象色彩义部分,对新词语在共同语中取得稳定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表明新义的来源
马红波注意到词的语体转换会造成新义[10],因此,词的色彩义能反映新义的来源,这是色彩义对词义网络关系的一种记录,这对词汇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例如,“软着陆”原本是飞行行业用语,意思是飞机经过一段飞行之后,平稳地降落。现在常用来描述某事业稳定发展或安然度过某一难关的情形。飞行行业用语借用为经济学用语和日常事件的描述用语,语体的变化使这个词获得了新义。安然、平稳降落的动态色彩,是原义中不具有的,这一色彩义能提示我们新旧词义的联系,表明新义的来源。
(二)对言语系统所起的作用
为简化分类,我们把涉及到语言理解、接受、使用的几个方面都归入言语系统。以下从语用和认知两方面分析色彩义对言语系统所起的作用。
1.认知方面
(1)唤起心理体验,增强认知上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新词的语素义提示了人们已知的、具体的和有形的事物,激发了关于这些形象的想象和联想,激活了头脑中储存的某些体验。因此,在从旧知到新知、从甲物到乙物、从熟悉到陌生的认知链上,充分利用旧的语言要素,使人们从旧语素的提示而顺利地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途径来理解新旧词形中蕴含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意义,增强了认知上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2)提示概念的原型范畴和下位范畴,对词义进行概念定位
一个有形象色彩的词中,表达理性意义的语素的职能是代表词所指称事物的范畴,这个语素义表示的对象是范畴的中心成员,具有范畴的原型地位;而提示形象色彩的语素的职能是对范畴中的某一个次范畴进行指示和限定。在主谓式、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五种构词方式中,“能负载形象色彩的以偏正式占优势。……其次是补充式和联合式”,“动宾式、主谓式中形象色彩词数量相对少一些。如‘挂靴’‘眼红’等”[2](P91~92)。许多偏正结构的合成词之所以具有形象色彩,是因为偏正结构的中心语素指明了词义所属的范畴及其中的原型,而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语素则指明了次范畴。这样,一个在词形上既提供了认知参照点(范畴)的家族相似性特征,又提供了成员间的区别特征(语义方面)的新词语,更容易为人们理解、接受并渐渐获得在词汇大家族中的稳定地位。这两种意义角色的合力就使得词所指称的对象有了准确、严格的定位,从而使一个义项同其他义项区分开来。比如“铁饭碗(比喻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中,“饭碗”限定了词义指称对象所属的原型范畴:用来盛饭的工具,这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概念,是人们理解上下位词义的认知参照点;“铁”从质料的角度限定了范畴中的次范畴。当然,事实上,并非字面上“铁”这种金属的概念内容进入“铁饭碗”这个词义中,“铁”只是赋予了词义“结实、不易破碎”的意味。“铁”的语素义作为区别特征而把“铁饭碗”同“泥饭碗”“瓷饭碗”“搪瓷碗”“玻璃碗”“汤碗”“茶碗”等不同质料、不同功用的碗区分开来,从而实现概念的准确定位。“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基本上都是属于比较下位的概念,而没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基本上都是处于基本概念层次。”[11]综上,形象色彩在词汇认知上有鲜明的概念定位性。
2.语用方面
(1)满足求新求异的语用心理
新词语在“求新、求雅及类推”等社会心理的影响下诞生[12],其鲜活的形象色彩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满足主体语用心理和交际需求的重要因素。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倾向于迅速接收新颖、别致的语言形式,形象色彩使新词语比一般词语更具有新颖感和生动感,更能在一定时段满足求新求异的语用心理。
(2)使表达生动形象
“形象色彩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很强的修饰性、形容性和描摹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3],这种特性在语言表达上的功效就是具体形象、生动可感,能直观地引导或提示人们产生某种既有的形象体验,如声音的、动态的、情感意味的、形态的、颜色的等等。这种语用功效,几乎任何一个形象色彩词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