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怀念红狐》练审美眼光
而这“红狐”到底是什么样的“高大上”动物?百度上没有“红狐”的动物词条,我改搜“狐狸”。结果如下——
狐狸: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狐狸是民间对这一类动物的通称,种类繁多,分北极狐、赤狐、银黑狐、沙狐等。
可见,《怀念红狐》中的“红狐”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狐狸”,作者所谓的《怀念红狐》就是《怀念“狐狸”》。继续阅读狐狸的“栖息环境”,我阅读到——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所以能捕食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等,也食用一些野果。因为它主要吃鼠,偶尔才袭击家禽,所以是一种益多害少的动物……
显然,《怀念红狐》中提起红狐,多强调它是吃鸡的“偷鸡贼”(小崽在作者家时吃“玉米面糊糊”“羊奶”等),这极容易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印象——红狐爱偷鸡吃。其实,红狐“益多害少”——作者对红狐的动物习性并不十分了解。教学时,如果老师不做补充介绍,学生对于红狐的认知可能就是一知半解。当然,退一步想,我们也不能要求作者写成一篇科谱文章。但接下来的“词条”阅读中,我渐渐了解了红狐,也对《怀念红狐》的“具有了一流作品的所有要件”的评价,产生了不信任!在“繁育与成长”中有这样的文字——
母狐一般在每年2-5月发情并交配,怀孕期大约为51-52天,每胎可能产6-8个宝宝。刚出生时全身黑灰色,唯有鼻尖为粉红色。它们刚出生时什么也看不见,要依靠母亲的保护和喂养。1个月后,慢慢能站立,眼睛变大,长出浅棕色的毛。2个月后,狐狸的外形基本呈现出来,站立、奔跑依旧困难,毛色已经完全长齐。成年后,长出胡须,耳部变尖,腿部修长,已能奔跑、捕食。
《怀念红狐》中作者写自己与父亲“用小锄往外扒土”,“很快,我们就看见了四只狐崽”,它们“圆乎乎的蜷成一团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一样,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这里的描写令人怀疑: 作者扒出的四只狐崽“只有一个多月”,并且还没有“断奶”,它们当时是“圆乎乎的蜷成一团像小绒球”的状态,怎么就能一齐的“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再说,四只狐崽处于什么样的观察角度?作者和他的爹分别是在什么位置上站立的?否则,这四只狐崽怎能“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还有,这四只狐崽的视野到底有多开阔?对照上面的百度介绍,红狐要“1个月后”,眼睛才能变大!——显然,作者在忘情的编造细节!
三
散文审美是建立在作品的真实性的基础上的。孙犁先生说:“美乃自然形成,非有意造作,以炫耀于观众也。”这就要求作者要有艺术良心,要有道德自律。艺术创作是一种美的情感宣泄,但要在理智约束下,这种宣泄才能变成情感的升华!但是,《怀念红狐》在多处情节或者细节表现上违背日常生活情理,让人匪夷所思。
作者当年把四只狐崽带回家以后,看到“四只狐崽只有一个多月,还没断奶。它们通体雪白,只有鼻头和尾巴发红”……对照上面的百度介绍,红狐“刚出生时全身黑灰色”。要“1个月后”, 红狐才能“长出浅棕色的毛”;“2个月后”,毛色才能“完全长齐”。但作者的眼里、作者的笔下,它们却是“通体雪白”,显然写作《怀念红狐》时,作者在说谎!或者作者的红狐故事情节原本就是编造的!而教材的编者反复强调此文章“具有了一流作品的所有要件”,不禁令人哑然!
叙事散文每每要有令人感动或回味之处,但这种感动一定要建立在真实可信的情节与细节上。《怀念红狐》中,最让人发笑的是这个情节——“一个月光朗朗的半夜里”, 红狐来到作者家的院子中长嗥。
作者当时是“从熟睡中醒来,揉揉眼睛”,“扒起窗子上的猫眼洞布向院中一看”,接着作者是“跳下地,拉开门”地看。此刻,作者写道:“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要知道,当时是“一个月光朗朗的半夜里”,作者竟然能够“发现”——“瘦了许多”;而且还能看到“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要知道这要有多大的月亮、多强的亮度照射,作者才能看到“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笔者在满月的状态下,距离4米、5米、6米——作者距离红狐的距离,分别看一位学生的“双目”,无论是迎着月光还是侧着月光,脸上五官均是模模糊糊的。要知道,人比红狐大得多!何况作者还说自己当时看到了红狐“眼角隐隐有泪痕”呢?——这红狐要有多大的眼泪流过、要有多粗的泪痕,才能让作者看到呢?——《怀念红狐》的作者在刻意追求散文美时,却忽略了散文的真实美、科学美的约束!其关于红狐的细节描写,大面积地背离了散文所追求的写实精神!而苏教版教材的编者为什么又如此“兴师动众”地赞美、如此虔诚地膜拜它呢?我想,多数是他们没有真正地到月光下去看、去实验,才没有读出《怀念红狐》的虚假与编造来,从而对作者的漏洞百出式叙事散文“赞不绝口”!
《怀念红狐》的作者期望读者感悟自己的苦难体验和涌透的生命激情,但这种追求不只是要建立在描写的精彩和语言的漂亮上。克罗齐的《美学》认为,审美活动与心灵活动关系密切,要时刻遵守美学上的历史主义与理智主义。我读了《怀念红狐》则发现这是一篇漏洞百出的较差的作品!有人说,这篇散文的思想情感很好啊——当情感失去了真实的科学土壤,思想再美丽、情感再鲜明,也毫无生机与趣味。
四
尽管《怀念红狐》在细节之处漏洞百出,但我仍然带领学生阅读了这篇散文。在确定《怀念红狐》教学内容时,我在考虑,是 “为了情感而教学”还是 “为了科学而教学”? 《怀念红狐》把所谓的情感放在编造的情节上来表达,无论教学内容指向哪一点上,都显得非常尴尬。
李政道博士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和科学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李政道博士论述的艺术和科学,是两个部门、两个领域。但当科学与艺术统一在文学作品的叙事过程中,也应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相关,密不可分。如果不是情节失真,《怀念红狐》也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它存在着大量的细节失实、情节虚假时,这“一枚硬币” 的“另一面”已经“锈腐”了。无论是“为了情感而教学”还是“为了科学而教学”,都让人心里不舒服。
但是,我最终用《怀念红狐》的情节失真来训练学生的审美批判眼光。我和学生用25分钟时间一同理清了课文中的6个小故事以及“怀念”的内涵。之后,我投影了一个微课——我把一位老师的教学录相作了剪辑——
师:《怀念红狐》中有哪些让你“难忘之处”?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难忘”理由吧。你来——
生:倒数第二段令人难忘。
师:你读读。
生(深情的读):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一股悲哀突然袭击了我,我正用手臂抹眼角上的泪水,爹的喊狗声猛然在院子里响起,我不由得心头一紧,才发现是邻居家那只高大威猛的狼狗已出现在院子里,喘着粗气要向狐发起进攻,被爹死死抱住脖子。红狐还没有走,只是嗓子已嘶哑,发出一种揪心的哀鸣声。母亲抱了四只狐崽,轻轻放到了大门外,红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们,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师:难忘在什么地方?
生:这段描写非常细腻、精彩,非常感人!红狐那“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我”一下子受到“一股悲哀突然袭击”,“我”和家人都被红狐所感,红狐与“我”家人都可敬可颂。
我让学生评价微课上的内容与学生的评说得是否恰当。
学生们纷纷的说“细节确实好”“情感确实自然”“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时,一位同学说:“老师,这里面有点假。”我问他是“情感假?”他说:“不是。四只狐崽,红狐怎能叼得起?这不符合事实!”
“是啊!红狐怎能一下子叼得走?还发现了什么?”我故作惊讶!
一位同学说:“父亲从哪里出现的?作者没有交待啊!还有那只高大威猛的狼狗是怎么进院子的,作者也没有交待啊!”学生渐渐发现了微课所评的这些细节的虚假来!
而最后一位女生终于发现了“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 “眼角隐隐有泪痕”的描写失真。她认为,不只是看不清“双目”“表情”“泪痕”这些细节,关键是红狐的“双目”并不是像人一样基本在一个水平面上,其“双目”偏在两侧;作者要看清楚红狐的“双目”“眼角”,就要左右移动自己的位置,这显然是荒唐的、不可能的!
之后,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倒数第二段;然后观看这个微课。学生们发现,无论是课文的作者,还是微课上的师生,他们的眼光都有问题……
这样,我便用《怀念红狐》的“锈腐”作了一次批判性审美眼光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我看到学生们非常兴奋,他们为自己的批判性眼光的尖锐、犀利而高兴。
若问我为什么这样做,我想,高中生健康的审美价值观,不仅仅是在经典的作品中发现、感受中练就,还可以在问题作品、虚假表达的鉴赏、评价中练就。在未来的读书生涯中,学生们也会遇到像《怀念红狐》类的“锈腐”“虚假”——我们的课堂也要提前训练学生们发现“锈腐”、鉴赏“虚假”的眼光,这样,他们在散文的国度中才能用练就的眼光去审美、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