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 要 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应用人才,石家庄铁道学院坚持“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构建以学科融合为核心的教学平台和构建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实践平台,多方位培养工程地质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复合人才 培养模式 石家庄铁道学院
办学特色是评价一所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准,人才培养特色是衡量高校是否有办学特色的根本依据。因此,培养特色人才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石家庄铁道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面向土木交通行业和全国建筑的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深化教育改革,形成了土木类专业和工程地质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拓展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复合型应用性的工程地质高级人才。地质技术经济复合型人才,是指既懂工程地质技术,又懂土木工程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地质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对地质类专业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工程地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讨
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学生所掌握的各门类知识及其诸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知识结构的形成并不是各门知识或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知识整体。作为工程地质复合型人才,应懂得工程地质的有关知识,能担当起一定的技术工作,同时懂土木工程,能在土木交通的不同领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于工程地质的技术领域多种多样,而每一个技术领域有包括不同的工作内容或工作过程,如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一方面,各个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能独立承担某个领域的技术工作。
另一方面,只有各个领域、各个不同的工作过程协调有序得当,才能发挥知识的最佳整体效益。这就需要掌握不同领域、不同工作内容或过程中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协调方方面面,能够把整体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这一任务需要地质技术经济复合型人才。因此工程地质复合型人才应全面具有技术、土木和交通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能适应社会需要和市场的变化。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是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门类合理、配合得当、符合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理想的知识结构。随着地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课程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一是以工程地质技术为主兼顾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这类专业以工程地质类专业为基础,通过适当压缩技术课程,增设了土木、交通等基础理论课程和隧道、桥梁、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等课程。
二是以土木交通为主兼顾工程地质技术的课程体系,这类专业以桥、隧、交通为基础,适当增设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和工程地质行业必需的专业技术课程。
三是“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采取基础课和规定的专业课作为必修课,对其它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几个模块供选择。这类课程设置方法基础设置齐全、学时多,学生基础扎实,适应广、后劲大。
四是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以工程地质技术专业为依托,构架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注意渗透结合知识与技能各层次间的相互衔接,使技术、基础类课程成为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在增设新的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课程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使土木交通专业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和方法,改变学生以往习惯了的思维模式,拓宽他们的思路。二是适当增加选修课门类,扩大了学生选课自主权。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和兼修专业的课程。三是增设系列专题讲座,有组织有目的地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跨学科、专业的前沿动向,了解地质、土木交通的发展动态以及一些相关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专业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四是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当前经济管理等问题进行实际调查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二、工程地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第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学科融合为核心的教学平台。为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一目标,我们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
1、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在发展工程地质学类学科专业同时,积极发展相关专业,增强工科对其他学科的支撑力度,努力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同时,认真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造,强化工程地质与土木交通的复合,促进工程地质在其他学科专业中的渗透以及理、工、经、管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创造良好的学科专业结构环境。
2、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从应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出发,在培养计划中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时,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3、是构建两大公共基础平台,开设跨学科门类选修课。所有理工科学生都须修读至少4学分的土木交通基础方面的选修课,所有土木类、交通类学生都须修读至少4学分的地球科学技术和工程地质基础方面的选修课。
4、是开展课程群建设,创建网络教学平台。针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这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整体优化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群建设工作,建立起学校公共性的网络教学平台,营造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建构环境。
5、是实行学分制,推进制度创新。全面推行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程、时间、学习进程的选课制,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规定与办法。绝大部分公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