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职业院校学生人格教育探析
论文摘要:人格不仅是“成人“的基础,而且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职业院校学生家庭弱势特征明显,极易导致人格障碍,因此职业院校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由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所决定,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格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以突出职业实践特征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格教育阵地,建立健全外在与内在、课程教育与文化渗透、个体教育与团体教育相结合的人格教育方式方法体系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新型高素质劳动者。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人格;自我教育
职校院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使广大的职校生成为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技能过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有用人才,是当前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加强人格教育是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人格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
(一)人格是“成人”的基础
关于人格的定义,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说法,但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美国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C.W.Auport,1897-1967)认为,人格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Eysenck,1917-1997)认为人格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1950-1998)认为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概而言之,人格包括了人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和意志系统,既属于心理学范畴,又具有教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
关于健康人格的标准,也有多重表述方式。但不管如何表述,其本质也基本上是一致的。一个良好的、健全的人格,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与社会发展的完美的结合。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1897~1967)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就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具有七条标准:一是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二是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三是具有安全感;四是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五是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六是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七是具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美国心理学家、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之一的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具有五个具体的特征:第一,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第二,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第三,信任自己的感觉;第四,有自由感;第五,具有高度的创造力。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从上述人格的定义和健康人格的标准中可以看出,人格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人格,至少不是健全的人格。人格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成人化的过程,积极向上的环境有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使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及价值观与社会同步成长,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适应环境,成为一个成熟、乐观、自信、健康的人。因此,人格是长大“成人”的基础。
(二)人格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
我们知道,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奉献社会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的教育等。从这些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健康人格教育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离开健全的人格,其他的一切都必然成为空谈。
第一,健康人格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分裂的人格必然产生分裂的思想,影响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
第二,健康人格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心理依据。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是正确的世界观的重要来源。但是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的心理基础,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很难发挥作用。“对牛弹琴”正是这种意思的最典型的表达。
第三,健康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重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不良的人格则很难形成良性的道德素质。或者说,人格状态是发散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当然,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只是相对的,且往往同时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因而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这些特性也就决定了良性人格养成的艰难性与长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