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职业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浅谈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浅谈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陈源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中,往往现在教室中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或实践,将理论融入实践中。而我院通过实行“MES一体化教学”,打破知识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构建能力主导性的课程体系,把实训室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企业当成课堂,由专门的兼职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首先通过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材,降低理论难度,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其次可以借用投影仪等较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变过去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进行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将枯燥的原理、设备结构、组成等变成较为立体生动的录像、幻灯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将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与基础知识相联系,如学习《仪器分析》中液相色谱仪时,可以和三聚氰胺的测定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觉得自己学的有用处,而不是面对一台台冷冰冰的仪器,一些枯燥的数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大力推行“订单式”教学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需建立与其专业相匹配的、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的实训室有十多个,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我院除了扩建、完善了一批基础实训室外,新建成工业分析综合实训室、食品分析实训室、药物分析实训室、样品处理实训室,购入了一些大型的仪器分析设备,完全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训需要和教师的教科研需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很少有企业人员参与教学。我院主动邀请合作企业的资深技术员工到我校开展讲座、聘请其为兼职教师,讲企业实际与校内教学紧密联系。同时开展订单式教育,根据不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定向培养人才,既提高了就业率,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5.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质量。随着模块式教学模式的不断推行,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界限已逐步淡化,建立一支师风师德高、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⑴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顶岗锻炼;⑵从企业聘请专家、一线技术员到我院开展讲座,聘请为兼职教师;⑶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⑷选送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进行调研、考察、进修,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 
  我院在2013级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新的人才模式运行,一年下来,该专业的同学感觉不错,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技能,通过接触企业,深刻的了解了今后工作的方式以及需要的知识、技能。当然,任何一个专业的改革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通过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不断发展,更好的为社会服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晓华,丁文捷,栾崇林.对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3,(2) 
  [2]左国强,周鸿燕,崔海燕.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河南化工,2011,(3)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