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心理素质影响的文化分析及对策
三、中职生仍处于不利的文化环境,使其成为易受网络消极影响的敏感人群
当代中国由十个社会阶层组成: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社会阶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阶层概念,它应是社会成员所属的经济、文化、职业、政治等各“次阶层”状况组合而成的“总体阶层”状况的统称。随着进一步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经济“次阶层”对“总体阶层”——社会阶层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社会阶层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中下社会阶层来讲,社会阶层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经济收入的差异。
由于中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低,多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自然也属低层次,在未来能够提高社会阶层的空间也是有限的,这与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相去甚远,因此,家长们并不愿意将子女送到这样的学校。只有一种情况,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实在上不了普通高中,而其家庭的收入却又很微薄,付不出上普通高中的择校费,家长才会让孩子读职校。当然,也有少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一点。总的来说,中职教育的生源是考分低,同时家庭经济又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也就预示着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低,家庭的文化环境差。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阶层地位低的人,其家庭生活或生存压力大,情绪紧张、低落。一种情况是无暇顾及子女,对子女放任、缺少关爱,子女甚至成为其情绪的发泄对象;一种情况是对子女过分溺爱,以子女为中心,对子女只有满足而没有教育。这两种情况都直接导致狭隘、低落、消极的家庭文化的形成,这种消极、低落的家庭文化将根植、内隐于孩子的内心,成为其心理素质建构的依据。这样单一的生源结构都集中到中职学校,将具有一致或相似的消极、低落的家庭文化带到了学校,形成集聚效应,构成和强化了班级的不良文化环境,使学生已形成的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良倾向不仅未及时矫正,反又扩大和新增,从而进一步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和品质的健康成长,使中职生群体成为同年龄段中令社会关注的,易受不良品质感染与伤害的弱势群体,当然也是易受网络消极影响的敏感人群。
四、构建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防治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疾患
1.将中职校园建设成温馨和谐的先进文化家园,让学生尽享文化带来的愉悦和充实
中职生网络成瘾、厌学主要是和家庭文化的狭隘、低落、消极,校园文化的枯燥、落后、缺失有关。中职生在家庭中缺少温馨、和谐的先进文化,在小学和初中也因成绩不好而遭冷落,因而中职学校再也不能冷落他们了,用温馨和谐的先进文化唤醒他们的重任义不容辞地落在了中职校的教师们的肩上。构建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要构建好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要将中职学校的班级建设成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为此,首先班主任和教师们需要更多的付出,要肩负起这个家园的家长的重任,把所有的爱奉献给所有的学生,实行生本化的管理,多与学生对话,多给学生关怀,发现学生有困难则发动全班帮助他;其次,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第三,要重视开展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重视课外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第四,要将班级文化和所学专业文化、技术文化、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融通起来。这样既丰富了班级文化,又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通过这些措施使中职校的班级不仅成为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家园,同时还应成为温馨、和谐的文化和精神的家园,让学生尽享文化带来的愉悦和充实,从而不断矫正学生心理素质上的缺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
2.营造合理性家庭文化,为孩子建构良好的终身受用的价值体系奠定好第一块基石
毫无疑问,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的影响十分重要,其他的影响和教育都无法替代家庭的影响和教育。想要根据未成年人、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需要一些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给每个家庭提供帮助。中职校的班主任、教师要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付出更大的努力。中职校的班级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家长会(但也不宜太多,贫困家庭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和至少进行一两次家访,针对班级学生已形成的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良倾向和网络成瘾现状,向家长提出家庭文化建设方面的指导。中职学生家长一般受“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等低层大众文化观念影响较为严重,要么对子女放任、缺少关爱,要么对子女过分溺爱,而缺少教育。因此,改变狭隘、低落、消极的家庭文化背景是提高孩子(学生)心理素质、抵御网络成瘾和厌学的关键。
3.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大众文化,降低其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大众文化,就要从文化教育、文化引导入手,以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为目的开展文化教育和引导。安徽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平民校训——“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启发,职业学校要向休宁木工学校学习,用“宁拙毋巧”、“不走捷径”的文化来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为此,学校从校长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处处都要体现出“宁拙毋巧”、“不走捷径”的思想内涵,并围绕这种主题开展文化讲座、主题报告会、演讲会、参观,以及邀请文化名人、成功的劳动者、创业者进行现身说法等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内心充满大爱与和谐,或者说心灵之水清澈、宁静,不迷茫、不迷惑,不被世俗所诱惑,在大众文化充溢的海洋中不迷失人生前进的航向,降低大众文化对成长中的学生的消极影响。